家园铺上“绿地毯” 贵州发展绿色至上

17.02.2016  12:37

竹子之乡”赤水现有竹林资源130多万亩。

2月14日是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贵州省“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近10万人上山义务植树,续写“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掀起2016年“绿色贵州”建设新热潮。

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中央生态公园植树点,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省长孙志刚带领干部群众扶直苗木、挥锹铲土、培土浇水,种下一株株树苗。

孙志刚在随后召开的贵州省造林绿化推进大会上说,要准确把握贵州造林绿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认识加强造林绿化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正逢其时,持续掀起造林绿化新高潮,更好地守住生态这条底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十二五”以来,贵州以深化林业改革为总动力,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全省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1年至2015年,贵州省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161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底,全省森林面积达1.32亿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0%。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每年达4200亿元以上。全省林业总产值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15年达到810亿元。全省共建有78个森林公园、104个森林和野生动物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贵州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贵州的脚步在加快。

2016年是贵州深入开展“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全省五级联动通过植树活动向社会宣示:以宜林荒山荒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为重点,贵州将使“绿色”成为多彩贵州最亮丽、最迷人的颜色。

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贵州加大力度调整生态与产业、兴林与富民的关系,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云雾缭绕的习水县小坝景区。

竹林掩映下的赤水桫椤。

有贵州竹乡之称的赤水市目前有竹林130万亩,人均竹林面积超过4亩。集中连片的竹海作为生态“绿肺”的同时,也使赤水工业“节节拔高”。

竹浆造纸很环保,用木头造纸的话,砍一颗树要等上好几年甚至十几年,而竹子每2年就能再生。”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叶厥桂说,公司承建的“黔北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就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竹浆生产线。“目前我们已经和苹果公司达成协议,以后苹果产品的包装盒将会用上我们生产的竹浆纸。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一些地区将其与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广泛推广苗木、核桃、水果等树木种植,产生了一批特色产业县、乡。曾经的荒山秃岭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贵州务川县黄都镇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5%,是贵州最大的葵花松采种基地,共有3万亩自然生长的葵花松,下一步,黄都镇将依托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万亩葵花松采种基地。

我们在考虑用葵花松苗木来做人工栽培,做成盆景,增加葵花松的附加值,提高群众的收入。”黄都镇党委书记陈波介绍,今年春节节后上班,黄都镇组织干部群众因地制宜种植了香樟、楠木、杉树、柏树等树苗,共50亩。

香樟生长快、见效快,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以后可以搞移栽,用于集镇绿化建设。”陈波说。

凭借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贵州旅游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山水一体的黄果树瀑布,遵义市的赤水桫椤、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及黔东南州的雷公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国内生态旅游的圣地。

黄果树瀑布景区要打造一流景区必须生态先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林业局副局长周兰说,“10多年来,黄果树不遗余力打造绿色景区,我们通过山头绿化工程治理石漠化已经取得明显效果,现在景区很难看到岩石裸露的山头了。”

结合景区绿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黄果树景区近年来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达2.3亿元,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

2015年,贵州省新一轮造林绿化生态建设的热潮掀起,黄果树景区启动实施绿色黄果树建设行动计划,计划提出用6年的时间使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生态意识逐年增强,产业转型万象更新,“绿色”已成为贵州发展蓝图中的主色调。“十三五”期间,贵州将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到“十三五”末,全省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60%,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每年达5000亿元以上,实现林业产值2000亿元以上。(卢志佳 周远钢)

竹林掩映下的赤水云海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