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13万协调机构”对提效能依然任重道远

22.10.2014  19:01

地方层面到底有多少个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国一次性减少13万余个。“协调机构”过多、过滥,令人瞠目的数据背后,是对“机构法定”原则淡漠。打着“协同作战”的牌子,挂着“一把手”的旗子,喊着“提高效率”的号子,“领导小组”层出不穷的现象背后,到底是无奈还是无能?(10月22日新华网)

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时间自主掌控——常设型、阶段型、临时型;涵盖行业广泛——足疗保健、铲除豚草、西瓜办、馒头办、生猪办……

说起各地各级政府内的各种协调结构,即使对中国行政体制如何运作再不了解的人也能说出几个“小组”或者什么“办公室”的名称,比如在网上驰名已久的西瓜办、馒头办、生猪办等,就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笑谈。

为什么要成立这么多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小组、联席会议等名目繁多的机构,最直接的回答是“减少层级,提高效率”,但事实上,这些机构成立之后,往往都是应上级检查的景,并不能真正的发挥多大的职能,即使起作用,也大多是临时应景,以成立协调小组的形式,凸显地方领导对某一问题的重视,而实际上,领导小组真正成立了,除了像社会维稳、大学生就业、征地拆迁等比较敏感或者涉及官员官位安危的协调小组可能真正能发挥组织调度、指挥协调的作用,很多名目繁多的协调小组也就是“为了成立而成立”,基本起不到什么实际作用。这个结论我们可以从一些地方领导身兼的各种领导小组的职务数量上看出来,2012年,山东滨州曾一口气公布了19个议事协调机构的领导名单,涉及节能减排、国土建设多个行业,这19个议事协调机构的“一把手”都是当地市委主要领导,试想,市委领导就是日常工作都不干了,也应付不完这几十个机构的事务吧……当然,这还不是最忙的,2009年,东部省份一县委副书记被安排担任近40个领导小组的组长,这就更夸张了。

协调机构多,务虚不务实,形同虚设是一个方面,还有的地方非必要的协调机构多了,不但无助于解决某些棘手问题,反而会成为降低行政效率的绊脚石——明明一个只需某部门解决的问题,因为成立了协调小组,就必须等人都到齐了,商议出结果来会签,这样的事情并非不常见,在有些地方,之所以文山会海,效率低下,和各类繁杂的“小组”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协调机构多了,大家会逐渐形成一种依赖心理,即“不开会不落实,不发文不研究”,领导不点头,不去调研,领导不重视,不去真心办理,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懒政”心态,更加助长机关衙门作风。

中央此次借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砍掉了一大批没有多少用处的协调机构,对提高行政办公效率确有很大的效果,但是还是要防止一些地方遇事就随便成立协调机构的习惯,要督促地方在建立协调机构上制度化,限制数量,保证质量,不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实事求是的成立一些协调机构,统筹某个问题或者某项事业的解决,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为了其他目的,或跟风,或盲从,或牟利,那就必须坚决砍掉,并以制度规定的方式,防止其死灰复燃,这也是走群众路线实践教育的成果和方式。(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