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最美导游”候选人陈忠:热心公益 收获快乐

29.10.2014  22:31

陈忠(左)在景区与游客合影 (陈忠提供)

陈忠在献血的场景 (陈忠提供)

南海网三亚10月29日消息:(三亚新闻网记者 沙晓峰)人的一生很短,要做的事情却很多,有的人选择安逸的生活,有的人选择挑战人生。对于今年已经46岁的陈忠来说,选择“半路出家”做导游就是挑战人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享受快乐人生。10月29日,三亚新闻网记者带着一丝好奇走近了高级导游陈忠,近距离感受他的快乐人生。

半路出家”做导游

10月29日下午3点20分,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当陈忠挥手送别了来自上海的团队后,接受了三亚新闻网记者的采访。“我当导游是‘半路出家’,40岁的才开始。”陈忠说,自己的正式职业是教师,当导游却是从2008才开始。导游虽然是吃青春饭,因为它对人的要求很高,虽说做教师这行业是相对稳定,但却并不代表是一辈子的安定,在业余时间学习导游技能,不但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挑战自己。 “就像我刚刚送走的这帮客人,几年前我们还发生过不愉快,但是现在却成了朋友。”陈忠说,那是自己刚开始带团,就迎来了这批来自上海的团队,由于没有太多的经验,在游客入住酒店后发感觉很不满意,后来陈忠就想方设法地帮助客人调换房间,令对方很感动。现在对方每次组团来三亚,都指名让陈忠接。

热心公益无偿献血

说起来,我也算是三亚的‘名人’。”10月29日,第一次打交道,陈忠主动向记者曝出内幕。连续14年无偿献血,两次荣获个人无偿献血全国最高奖——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3年被评为三亚市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我从小在部队医院里面长大,从上学就开始熟知白求恩大夫献血救护伤员的故事。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的母亲因为一场大病,当时是输了很多血才治好了病。这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血液对于病人的极端重要性。”陈忠说,自己第一次献血是2000年10月2日。当时,他和女朋友(陈忠现在的妻子)在海口明珠广场看到献血车,便试探性的说,要去献血。没想到,女朋友还陪同他上了献血车。在抽血过程中,工作人员向他讲了一些献血的基本知识,正是和工作人员五六分钟的对话,令陈忠感触颇深。 “其实,献血不仅可以帮人,还有利于身体。”陈忠说,第一次献血后,他非但没有感到任何不适,过了一段时间,还觉得比以前精神了。

献血总量超过了全身

据陈忠介绍,连续14年来,他每年都要献3次左右,共献血40多次。截至目前,他的献血量已近6万毫升,累积献血超过了全身总血量。共捐献全血15次4400毫升、捐献机采血小板34次396个单位。 “献血小板对人体的用处更大,就是很耗时。”陈忠称,多次献血后,他了解到血小板对一些重症患者有应急之用,他决定献血小板。但血小板需要机器从新鲜血液里抽取,每抽一次大概需要2个小时。另外,保存时间又短,只能在病人需要时,即时抽取。“当时只有海口有这种设备,每次需要血小板时,血液中心都会给我打电话。”陈忠说,只要接到血液中心的电话,他立刻从三亚赶到海口。至今为止,他已献34次血小板,共计396个单位。

号召上百人献血

陈忠告诉记者,他献血的故事在朋友、同事传开了,很多人受到影响,慢慢也加入献血队伍。他在藤桥中学任教时,从2002年至2005年,每年春天他都会号召师生集体献血,连续三年37人参加献血。2005年至2007年,在天涯中学任教时,他组织了一次献血活动,当时也有13人参加。后来,他被调到逸夫中学担任校长,又开展了两次无偿献血活动,共有26人参加。自2009年被调到三亚后,他继续鼓励身边人开始献血,14年间,不知不觉,他已带动了上百人参加无偿献血。 “无论得不得奖,我都会继续做下去。”陈忠表示,对于海南“最美导游”的评选,自己作为修选人,无论结果如何,还会一如继往的做下去。“当导游,是为了让客人满意,自己收获快乐,就跟做献血一样,是为了让生命得到救助,自己收获快乐。

10月29日,陈忠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为游客提取行李。(陈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