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就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开展政策培训和解答

06.04.2016  15:36

3月31日下午,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在局会议室召开政策培训和解答会。会议由党组书记、局长王应政主持,副局长耿杰,以及局机关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综合组、工程组、宣传组和4个片区组的全体同志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耿杰副局长全文传达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一行赴我省开展政策宣讲指导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严格控制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面积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429)和省指挥部《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严格控制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面积的通知>的紧急通知》(黔迁指发〔2016〕4号)精神;王应政局长就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性质、特点、重点和要求等进行了政策宣讲和系统培训,并就片区工作组在督导和调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在政策宣讲中,王应政局长指出,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是特定历史时期由政府主导的、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迁移活动,属于工程性移民。以扶贫为目的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具有唯一性、阶段性、自愿性、扶贫性,政策性强。他强调,贵州省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搬迁规模大、任务重。“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实施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占全国1000万人的13%。易地扶贫搬迁是我省“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是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重要一仗、关键一仗。二是挑战大、难度高。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土地资源紧缺,安置容量有限,劳动力不发达,少数民族聚集,发展问题、民族问题和贫困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就更加需要系统思维,花更多的心思,付出更多的努力。三是工作早、探索多。贵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试点省份,2012年将扶贫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战略行动,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为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探索积累经验的同时,思想也容易固化,产生思维定势,因此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他要求,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必须坚持以实现脱贫目标为中心,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切实开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等六个方面的工作。“三个基本点”,即以控制住房成本、精准脱贫措施和土地退出复垦为基本点和工作重心,坚持“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标”的指导思想,控制建房面积和造价,统筹谋划安置区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创业,拆除旧房,对土地进行复垦并综合开发利用,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最后,王应政局长对片区工作组提出的47个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帮助大家正确理解政策,释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