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尸位素餐的“不作为”干部敲响警钟

27.08.2015  16:43

               

 

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公布。经监察部审核,辽宁、吉林、安徽、福建、四川、甘肃、青海7省对59名干部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政策执行过程中懒政怠政、失察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个别违法者受到刑事处理。其中涉及地厅级5人、县处级20人。(8月27日,北京青年报) 领导干部如若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思想,“食其禄,不忠其事”,“在其位,不谋其政”,就当受到相应的惩处。“洁己而不奉公之清官巧宦,其害事较操守平常之人为更甚”,权力意味着责任,当干部首先要“干事”,干事是领导干部的本质工作,作为领导干部就当“有所作为”。现在,改革百端待举、发展不进则退,如果容忍、放纵“不作为”的现象蔓延滋长,必然会贻误改革良机,延误发展进程。 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对那些混日子、不作为、得过且过的领导干部,就当严厉问责,淘汰那些“混混”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官场生态的时代呼吁。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不为,伤害的是党员干部的肌体,危害的是党和国家的长久基业。“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尸位素餐,必将误国误民。严惩官员“不作为”,对于失职、渎职,懒政、怠政等行为,就要让他们“如坐针毡”,就应该摘掉他们的“乌纱帽”。 七省处分59名“不作为”干部,向那些尸位素餐的“不作为”干部敲响了警钟。整个事件再次传递了一个信号:贪腐固然伸手必被捉,“不作为”迟早也要被问责,不作为的官员小心了! (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