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消防部队出色完成毕节大方“7.1”山体滑坡抢险救援任务

05.07.2016  00:10

 

7月1日5时30分许,毕节市大方县理化乡偏坡村金星组因连日暴雨发生山体滑坡,导致11户30人被埋。灾情发生后,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迅速启动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总队全勤指挥部现场指挥,先后调派了毕节、贵阳2个支队、51辆车、263名官兵和13条搜救犬投入战斗。经过45个小时连续奋战,至7月3日3时05分,共搜救生还人员7名、遇难者遗体23具,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此次抢险救援,全体参战官兵以“英勇善战、攻无不克”的 铁军作风 ,再次彰显了公安消防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 铁军战力 ,充分发挥了公安消防部队在综合应急救援中“主力军、突击队”的 铁军作用 ,积极传递了公安消防部队“人民消防为人民”的 铁军情怀 一、快速反应,周密部署,救援工作组织有力。 灾情发生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第一时间对抢险救援工作作出指示,召开专题会议对救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通过省公安厅视频连线查看灾害情况,了解救援进展,指挥抢险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副省长黄家培等领导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并要求消防部队切实把搜救人员作为第一任务,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10时30分,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吴瑞山、总工程师江平率全勤指挥部到达现场,实地组织指挥救援工作。在救援现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召开会议,成立“07.01”地质灾害事故救援前沿指挥部,明确省公安消防总队吴瑞山总队长为现场总指挥,毕节市政府陈昌旭市长、省公安消防总队江平总工程师为副总指挥,指挥调度和统筹 5个工作组共2000余名到场人员参与救援。 一是 由毕节、贵阳市公安消防支队共同组成 现场施救组 ,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测仪拉网式排查,探测生命迹象,按“三班倒”不间断轮流作业施救; 二是 由省武警水电部队、武警交通部队以及武警毕节支队组成 现场搜救组 ,利用重型挖掘设备,按照网格化责任分工,配合消防部队进行现场搜寻救援; 三是 由省国土资源厅、毕节市政府地质灾害专家组成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组 ,对救援现场及周边地质变化情况进行全程侦测和安全风险评估,并警报撤离; 四是 由毕节市相关部门组成 后勤保障组 ,负责油料供应、饮食饮水、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道路交通、供电通信等工作; 五是 由毕节市政府办公室人员组成 综合协调组, 负责救援工作的综合协调,传达领导指示,通报救援进展,收集、互通、共享信息和情报。 二、精准研判,科学统筹,救援工作指挥有序。 毕节支队轻型地质灾害救援编队在灾害发生一小时内就到达现场,立即开展侦察和定位,迅速展开抢险救援行动,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切割机、凿岩机、无齿锯、液压剪切钳等工具展开搜寻、破拆、挖掘,第一时间救出生还者7人。总队调集的增援力量贵阳支队重型地质灾害救援编队到达现场后,为抢占“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针对泥石流土石方量多达9.5万方,被困群众点多、面广、埋深,搜救条件极度不利的实际,前沿指挥部总指挥吴瑞山总队长提出了 “救人第一、以房找人、精准定位、先易后难、先外后内、安全有序” 的原则,指挥部重新调整战斗部署,成立搜寻组9个、破拆救人组8个,侦察、警戒、通讯、政工、宣传、保障、舆情监控组各1个,进一步细化救援方案。 一是数据为王,挂图作战。 在前期实地搜寻排查的基础上,指挥部通过公安、国土、民政收集整理各类有价值的信息、情报和数据,尤其是被困人员手机信号的关联信息,精确的判定了被困人员的数量和区域。并结合灾前的卫星航拍图,绘制了埋压房屋定位图、救援实力分布图、次生灾害风险分布图等,确保各组指挥员对于受灾存量底数清、情况明,对于救援进度心中有数,为调度指挥及调配装备、人员等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是分片包干,协同作战。 根据被埋人员分布情况,划分8个作战区域,分片包干,每个区域由1名大队领导、2名中队干部、1名作战文书及1个破拆救人组、1个搜寻组、武警水电部队3台重型挖掘机协同推进搜救工作,作战文书负责及时反馈本组搜寻、施救等信息,供指挥部分析决策。同时,根据安全风险评估情况,由武警部队人员设立安全警戒,落实安全防护,确保施救安全。 三、攻坚克难,连续作战,救援工作推进迅速。 参战官兵坚决贯彻落实各级领导指示批示要求和指挥部决策部署,紧紧围绕 “救人第一、以房找人” 的原则,由搜寻组逐一确定受灾房屋大概位置后,组织13条搜救犬、9台生命探测仪对房屋附近区域进行重点搜索,同时开展地毯式、网格化搜寻,绝不放过每一个角落,对发现的被埋人员逐一标记,精准定位。救援组还坚持 “先易后难、先外后内” 的原则,利用破拆、顶撑、切割、牵引等工具和手刨等方式,逐一解救被埋人员。对掩埋较深、人工搜救难度大且反复搜索探测无生命迹象的区域,实行“人工为主、机械为辅”的阶梯式挖掘、“过筛子”式搜救。根据夜间搜救条件和现场情况,夜间实行5个区域15个搜救小组分批轮流作业,做到“人停机不停”,在最大限度确保救援不间断推进的同时,保存参战官兵的战斗力。整个救援行动中,吴瑞山总队长等领导率先垂范,45小时始终与全体官兵坚守一线,并肩奋战,科学指挥作战行动,现场官兵倍受鼓舞,斗志昂扬,为救援工作的迅速推进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四、立足实际,高效供给,救援工作保障到位。 灾害发生后,总队、支队按照重大灾害事故战勤保障预案,一次性调集“动中通”通讯指挥车、模块化地质灾害救援车、抢险救援车、装备器材运输车、油料运输车、兵员运输车、野外炊事车、宿营车、沐浴车等51辆救援和后勤保障车、6000余件套器材装备投入战斗和保障,第一时间向政府建议调集大型挖掘机、推土车、运土车等工程机械和车辆30余辆。救援过程中,按照 生活保障、器材补充、油料供应、装备抢修、通信保障等8大功能分区模块保障 ,全程实现音视频动态传输和辅助决策,搭建救援指挥、餐饮保障、宿营等阵地帐篷30顶,并通过餐车为官兵提供热饭菜,利用沐浴车让官兵及时洗浴,消除了卫生隐患,解决了灾害地点远离县城导致的生活、装备、物资、医疗等保障困难问题,为救援任务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示范表率,不忘初心,政治工作扎实有效。 各级政工保障人员遂行作战,在抢险救援一线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把党旗和阵地插到掩埋人数最多、救援难度最大的地方。为抢抓最佳救援时间,在接近被困人员的区域,为确保被困人员不被二次伤害,突击队员们在作业面极端狭窄的情况下,徒手挖掘砖块泥土,快速破拆钢筋水泥,始终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希望,用双手与死神展开时间赛跑,成功营救了7名生还人员。在救援现场,共成立8个临时党支部,政工保障组分别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纪念建党95周年讲话和重温入党誓词,还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到每一个搜救点,给参战官兵增添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极大激发了奋勇争先、攻坚克难的昂扬斗志。救援结束后,驻地100余名群众自发组织,手举“向救灾的全体消防官兵致敬”的标语,拿着鸡蛋、玉米、面条等农产品夹道欢送参战官兵,群众热泪盈眶,紧握消防官兵双手,表达了自己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官兵们无比感动、为之动容。 此次救援行动,在灾害环境十分复杂、救援实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科学指挥、高效施救,仅45小时内就成功完成了30名被埋人员的搜救任务,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称赞 此次救援是全省近年来灾害事故救援中完成任务时间最快、效果最好的一次 。中央、省、市各级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密集追踪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朝闻天下》、《东方时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等栏目现场采访报道,采用音视频稿件10余条,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等中央级媒体采用稿件100条次,贵州消防官方微信、微博、客户端(两微一端)关注互动人数突破100万,广大网民纷纷点赞,展示了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的风采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