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从“三变”破题

29.07.2015  14:05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从“三变”破题

———  六盘水市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成功实践

 

        六盘水,一座因煤而兴的现代化城市。曾经,“傻大黑”成为其代名词,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制约了该市发展。突破农业发展瓶颈,统筹城乡发展,让农业与工业比翼齐飞,成为新时期六盘水市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

        2014年,六盘水市突破原有发展模式,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加快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这一模式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积累了实践经验。

        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指出,通过实施“资源变股权”,有利于盘活农村资源,保证农村资产保值增值,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通过实施“资金变股金”,有利于整合各类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通过实施“农民变股民”,有利于改变农民生存形态、发展形态,有利于转变农民投资方式、创业方式、就业方式、增收方式,让农民群众富起来。

        去年以来,该市15.6万农民通过“三变”受益,人均增收3936元,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3.5%下降为17.9%。

 

三变”破题

        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脉深处的六盘水市,农业一直是该市发展的短腿,贫困的农村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六盘水市每年都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村级组织、企业、农民三者缺乏共同利益纽带,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不协调。

        “农民要致富,农业要发展,必须把农民、农业、企业捆绑起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突破现有农村发展机制体制,才能破解农村不发展、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问题。”六盘水市扶贫开发局局长王成刚说。

        为了改变农村现有发展态势,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在调整结构的基础上,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农村“三变”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加快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六盘水市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使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农村加快发展。

        资源变股权,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六盘水市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等,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盘活各种资源要素,形成资源叠加效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截至目前,六盘水市就有15.5万亩集体土地,7.4万亩荒地转变为村集体持有的股权。

        农民变股民,让农民群众富起来。在实施过程中,六盘水市坚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让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让资金在市场中流动起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实现增收致富。2014年,全市56682名贫困人口受益于扶贫资金变作资本金入股,30789人因此脱贫。

        六盘水市探索的三变模式,开启了企业、农村、农民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力抓手。

 

鲢鱼效应

        一些专家认为,三变的探索,恰如“鲢鱼效应”,搅动农村发展一池春水,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事实上,“三变”激活农村发展活力的同时,将市场机制和资本运作模式引入农村,促使农村各种资源要素流动起来。把财政扶贫资金整合起来,将农民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制度创新的激活效应集中凸显。如今,随着“三变”不断深入推进,六盘水市基本消除了农村资源闲置浪费,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破解了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和资金短缺的问题,推动着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不仅如此,“三变”还搭建党建和经济、政府和市场、发展和扶贫、改革和创新完美结合的有效平台、成功载体和发展模式,盘活了农村土地、人力资源、集体资产等要素,用活用好了财政扶贫资金,激发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岩博村作为盘县贫困村之一,率先成为“三变”的生动实践。

        一直以来,岩博村有酿酒的传统,由于水质好,工艺独特,酒的味道非常醇香,在周围几个乡镇都很有名。该村村支书余留芬把发展的重头戏压在了酒业身上。利用村集体资金,按照彝族传统酿酒模式开办了一家酒厂,引进现代化管理,将传统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酒一推出,就深受好评,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办酒厂,村民没有钱怎么办?为解决融资难题,余留芬用集体林场作为抵押,先后向县联社贷款1500万元,作为酒厂建设前期资金使用,这笔资金以1万元为1股,由村里有能力又想干事的农户采取“自觉认购、自主贴息”的方式签订入股合同,实现村民持股与企业盈利风险共担。村里有126户认领股金。除此之外,村民还能以土地入股,以技术入股,多种方式结合。

        在村里办酒厂之前,肖若一直在外地打工。办酒厂后,他回家认购了50万的股。“本来一无所有的,现在忽然有50万让我去发展,我当然得抓住机遇了。不是余支书,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现在,肖若在酒厂上班,每个月有3000元的基本工资。“我们是股东也是员工,对酒厂发展充满信心。”肖若说。

        彭琴提到余留芬,语气都显得激动:“我们都是享余支书的福。”她以两亩土地折合人民币6万元入股,在厂里上班,每个月2000元工资。厂里供吃,一个月能休息4天,每天4点钟下班。现在,她还喂养7头牛、6头猪。“以前我们养头猪还得买苞谷来喂,现在厂里的酒糟免费送给我们喂牲口,牲口长得特别快。以后我们还有酒厂分红,挺有盼头的。”她家里现在已经建起了两层小洋楼,丈夫也在跑运输。

        岩博村365户农户中有150余户参与入股,入股率近50%。入股的农户中,采用土地使用权入股的15户,采用共同贷款方式入股的100余户,自行筹资入股的农户30余户。

        不止岩博村,如今,行走在六盘水市每个村庄,都会感受到“三变”带来的浓浓变化,

 

让农民富起来

        六盘水市的村级组织在积极参股的同时,还与企业、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党组织,双方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企业用地、用工由村里统一协调解决,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盘县普古乡舍烹村是一个典型贫困村。2012年起,当地农民在农民企业家陶正学的带领下,从成立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通过土地入股、流转倒包、合作入股、资金整合等形式,规模发展猕猴桃、蓝莓、刺梨等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把穷山村变成了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每亩耕地产值从过去300元提高到5万余元。2014年,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从上年的7760元提高到11260元。

        集体资产变股权,为村级组织、农民创业兴业提供了“第一桶金”。去年,六盘水市通过土地资源转股权,建成万亩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42个,千亩以上优质原料生产基地58个,消除“空壳村”157个,村级集体积累比上年增长22.6%;培育种养大户2107户、致富能手3530人,8000多农民成功创业。

        六盘水市扶贫开发局王成刚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说:“采取入股市场主体、贴息撬动金融资金等方式,让直接到户的扶贫资金成为能够生财的经营资本,给贫困户带来了一条持续生财之道,为精准扶贫找到了一条新路子,解决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分散、“一次性”使用效益低的问题。”

        贫困群众,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的问题交了企业,农民依靠土地又不完全依赖土地,直接成为产业链上的投资者、受益人,滚动发展的能力大为提高。钟山区整合财政资金4300万元,在市中心为辖区每个村购置100平方米商铺,划给村委会作为集体资产经营,所得收益分配给村集体和贫困户。仅此一项,每村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2100名贫困群众每人每年增收2000元。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050元,村集体资产从无发展到5250万元,集体经济积累达到380万元,过去的贫困村变为现在的全国文明村。

        六盘水市通过“三变”改革探索,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分散的土地、闲置的资源有效集聚,扶贫资金有效整合,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精品化、股权化扶贫,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