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引客到 乡村农家乐

20.07.2015  11:41
  本报记者 韩宗玉

  临近城郊的滥坝镇滴水岩村,最近的人气一下子旺了起来。滴水岩瀑布、千年神树、QQ花卉园、农家乐和乡村旅馆,成为城市游客周末和节假日郊游好去处。

  “一个基础薄弱的纯农业村,底子差、发展滞后,但是山清水秀,自然环境非常优美。”这是2012年刚到滴水岩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宴卿的第一印象。

  如何利用山水资源,改变落后面貌?借水城县发展乡村旅游契机,宴卿和村支两委成员一路摸索。

  经反复讨论研究,今年年初,滴水岩旅游景区规划书诞生。通过招商引资解决资金问题,以变价方式鼓励村民入股解决用地问题,村民变股民。两个多月,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路拓宽了,改造后的民居漂亮秀气,茂林修竹、小桥流水相映成趣。

  6月中下旬,水城县小城镇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打造及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召开,作为观摩点,滴水岩村得到观摩代表们的点赞。

  “等水上乐园等项目落地后,这里将是六盘水第一家漂流景区。通过乡村旅游带动,预计201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6300元左右,比去年增加近700元。”宴卿对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水城县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路,在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转变的同时,充分挖掘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推动以观光旅游为主的传统旅游业加速向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及文化体验方向发展,趟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的新路。

  蟠龙镇木城村,这个自古以“木城贡茶”声名远播的村,做足水文章。经检测,流经该村的柒桶河为水质优良的弱碱性水,居委会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村民以土地、富余资金等入股方式,筹建矿泉水厂,目前已动工。

  老家水城发耳镇的新西兰留学生杨晔便是矿泉水厂投资方之一,有互联网行业从业经验的他,在做足水文章方面眼光颇前卫。通过打造弱碱性矿泉水品牌,他计划走互联网+的模式,最终打造一个O2O(Online To Offline,意为线上到线下)的社区生活服务平台,让村子发展和时代同步。

  对于传统茶产业,居委会主任周勇说,已将注册“木城贡茶”商标提上日程,对茶叶进行统一收购、制作、包装和销售,让老百姓真正通过茶叶奔上小康路,力争到2018年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过万的目标。

  水城县强化旅游与产业发展、扶贫攻坚、传统文化的融合力度,以“观光、休闲、养生、康体运动”为卖点,在该县范围内重点建设百车河生态园、米箩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等乡村旅游景点,做足山地农业文章,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

  蟠龙镇的院坝村核桃产业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在发展山地高效农业方面一枝独秀。如今,该村大力发展农旅一体化,不仅在核桃种植区间植李树、柿树、樱桃等经果林作物,还点缀上了花卉,将观光步道修上了山,游客既可以在山上观光游览,还可以现场采摘时令水果。山下,村子有湖、有桥、有亭廊,还建成了农耕文化步行街,游客可以体验制作粑粑、磨豆腐等传统工艺活动,还能品尝农家乐,看山看水品乡愁。

  今年1至5月,水城县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4亿元。目前,该县共有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4500人。通过发展农旅一体化,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有效融合,丰富乡村旅游元素,不仅增强了旅游吸引力,更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让乡村更美,让百姓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