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五年“九个坚持不动摇”全面小康大提速

09.03.2016  21:09

    新华网贵阳3月9日电(通讯员 杨政权)过去五年,岑巩县始终坚持“九个不动摇”,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里程碑式大发展史。正如岑巩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昌盛所说:“过去五年,是岑巩经济增长最快、工业发展平台打造最强、城镇建设推进最迅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最快、基础设施改善最大、生态保护最有力、发展活力最足、民生福祉提升幅度最高的五年。

    坚持抓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牢固树立“园区是载体、项目是核心、环境是关键”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规划建设了岑巩经济开发区,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基本完成2.9平方公里核心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了项目承载能力,为产业集群发展夯实了硬件基础。新引进茂鑫水泥、蓝海环保、岑祥科技等一批企业,完成天榕、华泉、秦箭等电冶企业异地搬迁节能技改,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由2010年的14家增加到43家。岑巩经济开发区成功申报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511民营经济培育园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201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79.2亿元、实现增加值10.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2%和18.3%。

    坚持抓城镇化带动战略不动摇,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以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坚持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和实施了城市建设方略。完成新兴城市规划修编,拓展县城规划延伸至老城和大有,县城规划区面积从130.3平方公里扩大到27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从4.8平方公里可增至58.94平方公里。累计投入15.4亿元,启动了城北新区温泉综合开发、龙江河防洪堤等项目建设,实施了新思大道、亚坝移民小区、政法小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产、城、景”互动发展格局;先后完成了外环路、滨河路(一、二期)、体育公园、文化广场、汽车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配套设施建设,文化路、城区排水(雨水)一期续建工程、城市管道燃气等项目加快推进,人均道路面积从“十一五”末6.97㎡增加到12.8㎡,人均绿化面积从“十一五”末4㎡增加到6㎡;新建恒河城市之心、思州国际城等18个住宅小区,完成商住地产开发140万平方米,全面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强了汲聚能力。实施了3个集镇农贸市场改造、9个乡镇汽车站、中小学和卫生院等项目建设,集镇人口集聚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城镇化率预计达45%,比“十一五”末提高24个百分点。

    坚持抓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不动摇,特色产业迈出坚实步伐。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社会化服务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与“十一五”末相比,增加了省级龙头企业3家(总数3家)、州级龙头企业14家(总数达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5家(总数达140家)。成功申报了周坪杂稻制种、白岩坪现代烟草、龙江河思州柚3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有效带动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杂稻制种从2010年1.28万亩发展到4.52万亩,得到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列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烤烟从2010年1.18万亩发展到4.6万亩,精品水果从2010年3万亩发展到6.5万亩;发展山地家庭农场100家,新增种养殖大户454家。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8.14亿元,年均增长6.8%。

    坚持抓精准扶贫不动摇,脱贫攻坚成绩喜人。认真贯彻落实“33668”脱贫攻坚计划,坚持“六个精准”、“六个到村到户”,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对农村贫困人口逐户逐人建档立卡。设立了县人民政府扶贫专线。五年来,围绕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以增加就业机会和强化创业本领为目的,开展各类业务技能培训1.6万人次。投入扶贫开发专项资金2亿元,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253个。实施扶贫生态移民1116户4693人。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为抓手,累计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34亿元,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38万人,2014年实现了全县“减贫摘帽”目标。

    坚持抓基础设施建设不动摇,瓶颈制约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道路提质改造,着力提高畅通水平,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2.6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9.8亿元,完成国省干线和县乡公路改造建设46.4公里,实施通村沥青(水泥)路638.8公里,全县通车公路总里程达到1730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了339.8公里,全县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16.4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81%。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6.56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4.82亿元,完成16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口机井打井及配套项目建设,启动了下溪中型水库建设,实施了一批中小河流域治理、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有效灌溉率从“十一五”末的33%提高到47%;完成农村安全饮水项目222个,解决了10.8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电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52亿元,新建和改造变电站3个,完成电网工程462.6千米。强化通讯网络建设,实现了“乡乡通宽带”和“村村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数125个,占比达96.9%。

    坚持抓生态环境建设不动摇,绿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加强生态建设,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75平方公里,完成封山育林7.88万亩、人工造林11.3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达56%,比“十一五”末提升5.6个百分点。加强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卫生垃圾填埋场建设,启动了县城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城镇污水处理率从2010年的42%提高到75.8%;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13年的23%提高到76.5%。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建立了县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启动了1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大力支持和促进高载能企业技术改造,共淘汰落后产能12.3万吨,年节能8.24万吨标煤。

    坚持抓改革开放不动摇,后发赶超活力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产权制度、行政体制和商事制度等改革,加快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以水尾为试点实施了扩权强镇改革,委托下放行政执法事项93项;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两统一”改革,建成11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6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政务服务中心纳入办理事项185项,精简事项127 项,办理流程减少198个环节,平均压缩办理时限61.2%;有序推进行政区划改革,完成5个乡镇撤乡设镇和全县并村建中心村工作。牢固树立“大开放、大服务”的发展理念,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制定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组建招商团队,创新招商模式,共引进项目128个,到位资金201.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5.4倍。强化投融资体系建设,累计获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批复资金29.44亿元,到位21.08亿元。

    坚持抓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不动摇,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累计投入资金5.6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26万平方米。大力实施突破高中阶段教育和第一轮、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教育“9+3”计划,新建了第四中学,实施了第三小学和羊桥小学迁建、大有寄宿制小学等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优质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不断增加,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投入3000万元为全县中小学配备“班班通”,完成了3所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治理工程。在全省率先谋划将职校建设到园区,县职中建设被列入全省“百校大战”50所重点职校建设项目,并建成投入使用。新建了岑巩二中,实施了岑巩一中改扩建工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逐年提升,高考应届二本及以上上线人数在全州占比由2011年的2.1%提高到4.9%,二本及以上上线总人数由2011年314人增加到513人。新建县实验幼儿园、11所乡镇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21所村级幼儿园。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面向全国引进了一中校长,引进研究生、“211”师范院校毕业生42人,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第一轮“两项督导”工作以优秀等次通过省人民政府评估验收。2015年,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通过州人民政府评估验收,第二轮“两项督导”和全省首批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以优秀等次通过省人民政府评估验收。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医院于2015年10月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切实降低人民群众医药费用;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完成了县医院综合楼、4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和60个村级卫生室建设,启动了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和黔东精神病医院建设,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环境不断提高和改善,2015年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达3.75张和1.47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基本消灭了麻风病和疟疾。妇幼卫生和基础免疫工作扎实推进,成功创建了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扎实推进人口与计生工作,大力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干预两大工程,全面完成“十二五”人口计生规划目标,201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2.13‰和5.68‰,比“十一五”末分别降低1.77和1.74个千分点。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成11个乡镇文化站和4.24万面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建设,建成县体育公园和 7个乡镇级

    、76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以龙鳌河景区列入全省“5个100”、全州“6个20”重点建设景区为抓手,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完成了水尾至铜仁茶店(岑巩境段)旅游公路、花滩码头等项目建设,建成2艘游船并投入运营,建设了马家寨游客服务中心、马家寨风貌改造、隘门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旅游工作实现了新突破。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惠及21万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8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强城乡低保工作,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累计保障低保对象96.2万人次,发放低保金2.4亿元。全面实施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托养补助政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新建了5所片区敬老院和1所社会福利院,实施了老年养护楼建设。投入资金9.2亿元,完成保障性住房4908套、棚户区改造2270户、农村危房改造16410户。

    坚持抓社会管理创新不动摇,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坚持在县委领导下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化“平安岑巩”创建工作,以“四严一树”社会治理重点整治为抓手,严厉打击“两抢一盗一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2015年达97.64%,连续6年排在全省前6名、全州前3名,“三四五六•打防创优”平安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强化禁毒工作,创建无毒害县通过省级验收。信访和社会矛盾调处化解工作得到加强,“六五”普法顺利完成,依法治县进程不断加快。建立政府债务防控机制、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严防新增债务,加速化解政府性存量债务,严控财政风险。大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银行贷款不良率降到1.77%,在2015年全省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中名列第六。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安全消防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和特种设备监管,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农村消防面貌得到根本改变,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政府绩效考核管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与工商联的联系沟通,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民族宗教、统计、供销、档案、气象、机关事务管理、保险、邮政、民兵预备役和征兵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2015年末与2010年相比,岑巩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4.46亿元增加到36.56亿元,年均增长1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5886万元增加到37739万元,年均增长4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4.27亿元增加到61.98亿元,年均增长7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82亿元增加到10.26亿元,年均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182元增加到22730元,年均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906元增加到6894元,年均增长12.7%……“以上成绩的取得,为全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昌盛说。

[责任编辑: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