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巴黎协定》控温1.5度目标敲响化石燃料“丧钟”

14.12.2015  19:19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4日报道,环境保护组织对巴黎气候协议的内容有贬有赞,但都认为致力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摄氏度这一条文将产生冲击,尤其将敲响化石燃料的“丧钟”。

   绿色和平 国际总干事奈都(Kumi  Naidoo)表示,1.5摄氏度以及“在本世纪后半段实现净零排放的新目标,将在煤公司董事局和石油出口国宫殿里引起恐慌。”

  推动金融公司放弃对化石燃料投资的机构350.org执行董事贝维(May  Boeve)也表示,1.5摄氏度是重要的参考数字。“这标志着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除非把煤、石油和瓦斯留在地底下,否则没有办法达成协议里面列出的目标。”

  研究人员和环保分子都认为《巴黎协定》将创造历史。

 

  华盛顿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计划的全球署长摩根(Jennifer  Morgan)表示:“《协定》是新型的国际合作方式——发达和发展 中国 家团结一致,为了共同和公平的框架努力。该协议具有雄心,同时由最脆弱的一群推动。”

   英国 慈善机构 乐施会 政策署长戈尔(Tim  Gore)则认为,要实现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须在全球展开前所未见的合作。

  185个国家在大会召开前提交了减排方案,但即使各国履行承诺,全球气温仍将上升至少3摄氏度。

  戈尔指出:“1.5摄氏度目标是重要的道德胜利,但该目标现在听起来空洞,除非我们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加紧展开显著行动。”

  奈都表示:“今天人类因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在一起,但真正有用的是大会结束后发生的事。”

  摩根也有同感,她呼吁全球各国加速能源转型步伐。“世界领袖须在巴黎大会所建立起来的动力的基础上,加速和进一步朝脱碳经济发展。”

  不过,地球之友组织却对《巴黎协定》感到不满,认为发达国家通过了一项空洞的协议。该组织成员莎拉•肖(Sara  Shaw)指出:“富国把球门移到更远,结果我们只能达成一项虚假的协议。他们通过零碎的承诺和欺凌战略,推动大家通过一项非常糟糕的协议。”(实习编辑:胡雪梅  审核:谭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