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本朴: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0.09.2015  02:13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贵州工作,高度关切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我省坚守“两条底线”,奋力书写同步小康贵州篇章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对我们是莫大的关心和支持,对贵州加快发展是重大的历史机遇,这是贵州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表扬贵州工作思路创新和举措务实,赞扬全省面貌“有焕然一新之感”,对我们是巨大的鞭策和鼓励,更加坚定了我们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和沿途所作的重要指示,对我省加快扶贫开发、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全省检察机关将一如既往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积极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忠实履行检察职责,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省委赵克志书记指出:“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市场主体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市场的规模和活力。要用法治的思维、法治的办法,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市场主体的发育”“良好的法治环境,就是加快发展、开放创新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全省 

  检察机关积极投身法治建设,通过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市场主体创造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一)紧紧围绕重点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全省检察机关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介入项目建设开展法律服务,维护正常的投资秩序。一是加强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监督。加强对贵安新区、双龙临空经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和“5个100工程”、工业“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法律监督。今年1—5月,全省检察机关介入重点工程和项目123个,监督项目资金930亿元合法使用,确保重点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严肃查办发生在土地审批、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政府采购中的谋取私利、索贿受贿、失职渎职案件,确保各类投资安全。三是积极开展好工程建设预防跟踪服务。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的廉政风险,及时提出预防建议144件,帮助建立监管机制121个,堵塞管理漏洞,推动工程建设领域管理机制创新。 

  (二)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要求,按照省委的要求,开展为期一年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活动,集中力量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活动,促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一是在全国率先成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机构。其中成立专门机构36个,合署办公机构63个,配备生态检察专门人员208名,实现了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河流流域法律保护全覆盖,为我省绿水青山穿上法律“防护服”。二是依法打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以及破坏生物资源、破坏性采矿等严重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犯罪行为。1—5月共受理审查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324件424人,批准逮捕205件273人,审查起诉364件525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严肃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背后的职务犯罪,突出查办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关注,新闻媒体曝光和损失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渎职犯罪。1—5月共查办破坏环境资源的职务犯罪案件133件172人,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廉洁环境。四是督促起诉有关部门履行环境监管职责。对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等危害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履行职责,防止环境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基于经济利益和地方保护的行政不作为。金沙县检察院以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身份起诉要求金沙县环保局依法履行处罚职责,是全国首例由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2014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有益尝试。五是依法监督纠正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开展“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10起检察机关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我省施秉县院立案监督的彭安亮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和榕江县院立案监督的莫长生、潘其安、杨昌勇非法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分列第三、四位。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指出:彭安亮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系施秉县检察院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案件线索,并进行立案监督的成功范例。”莫长生、潘其安、杨昌勇非法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为全国检察机关今后办理同类型案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两个典型案例的发布,是我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呵护美丽贵州的一个缩影,充分体现了高检院对贵州检察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三)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省委赵克志书记指出:“市场经济是‘环境经济’,哪里环境好,哪里就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要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创新服务方式,为资本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为投资兴业提供良好的平台。”省检察院制定了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见,发挥检察职能服务生产经营,为企业发展提供适合的“水分、湿度、光照”,激发企业的创造创新活力。一是主动服务工业强省战略。深入大数掘信息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等五大新兴产业企业182个,主动提供法律帮助,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二是加大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本地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不同投资主体共同发展。三是积极参与产业园区、企业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损害企业商业信誉、产品声誉,破坏承接产业转移和园区建设,绑架、伤害、勒索企业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等妨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刑事犯罪,保护市场主体权益,激发市场活力。四是依法监督纠正司法机关利用刑事手段违法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的行为,严肃查办产业园区建设中发生的索贿受贿、侵权渎职等职务犯罪,依法妥善处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发生的合同纠纷、股权纠纷、公司清算、企业破产等关系经济运行秩序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案件,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帮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发展壮大,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五是举办检察长和企业董事长“两长论坛”。今年1—5月,全省检察机关共举办“两长论坛”57次,搭建检企联系平台,服务企业发展,积极营造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受到企业欢迎,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力我省引进、培育、发展、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全省检察机关主动服务城镇化带动战略,不断延伸检察职能,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努力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一是严厉打击危害城镇化建设的暴力犯罪、侵财犯罪以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为城镇化建设创造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严厉打击发生在征地拆迁、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贪污受贿、渎职等犯罪,为城镇化建设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三是妥善处理因城镇化建设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加大对被拆迁入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依法支持符合规划的城镇化建设。 

  (五)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促进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着力提升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一是依法打击侵害农民利益、危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活动。  1—5月共批捕这类犯罪1257件1833人,起诉1545件1985人,依法维护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二是认真开展集中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专项工作。集中查办  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复垦、电网改造升级、农业生产补贴等领域的职务犯罪,严肃查办坑农害农、侵害农民切身利益、犯罪情节和后果恶劣的案件,1—5月共查办涉农职务犯罪75件。三是依法妥善办理涉农  信访案件。 

  (六)紧紧围绕扶贫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全省检察机关把服务扶贫开发作为肩负的重大政治、法律和社会责任,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建设,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一是 

  加大对扶贫开发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1—5月共查办扶贫开发资金分配、审批、管理、发放过程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9  3  件,保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二是服务“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六项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开展监督,涉及资金112亿元,确保国家惠农利民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开展驻点帮扶。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乡、贫困村,探索建立检察联系点,实行工作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服务机制,推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和不断完善,助推政府释放“政策红利”。 

   二、坚决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发挥检察职能,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工作,这对贵州是莫大的关心、巨大的鼓舞、强大的动力和重大的机遇。全省检察机关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深刻理解和把握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充分肯定,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深刻理解和把握总书记对贵州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发挥检察职能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服务我省金融事业发展,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融资引资创造良好环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截至2014年末,我省银行业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20186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368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列全国第四位;各项存款余额15263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列全国第三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条件下,我省金融战线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金融是经济的血液,经济新常态,决定金融新常态。全省检察机关将为创新金融方式、搭建融资平台提供法律服务。此外,建议加快直接融资力度,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截至今年4  月末,我省仅有主板上市公司2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0家,四板市场累计挂牌企业286家。我省上市企业数量少、 

  资产证券化程度低,要牢牢抓住当前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改革的重大机遇,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尽快补齐这一“短板”。当前,要尽快理顺企业上市工作机制,出台支持我省企业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意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到“新三板”和贵州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培育和融资,鼓励已上市企业进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着力破解我省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二)坚持“5个100”工程建设,促进我省旅游地产发展,发挥贵州后发赶超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个贵州就是一个公园省。贵州绝无仅有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候温度、民族文化、交通运输等优势,具有发展旅游地产得天独厚的条件。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避暑天堂”。根据贵州的资源状况和现有的条件,发展旅游地产,依托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与房地产完美的结合,在贵阳、遵义、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建设一批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产权酒店、分时度假项目、度假别墅区、中央游憩区、商业步行街,建设一批与商业地产结合的休闲区、餐饮街区、娱乐街区、古文化古建筑街区,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商业为一体,把贵州打造成为像瑞士一样的旅游地产“王国”,成为中国的“度假天堂”、“避暑胜地”,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比如习水县位居黔北偏远地区,充分利用生态优美、气候宜人的独特条件,全力打造以山地生态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度假示范县,开发旅游地产20多处,财政收入三年内从2亿增长到7亿,成为成川、渝、黔旅游地产的“金三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坚定不移地抓好“5个100工程”建设,发展旅游地产,将会充分发挥贵州优势,培育一个巨大的滚滚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