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妇联倾情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面手心”活动

05.06.2014  18:10

  5月19日至20日,遵义市妇联主席杨实率领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挂帮点”——桐梓县羊蹬镇,倾情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面•手•心”活动。为期两天的活动,市妇联把同步小康驻村、干群结亲、支部结对、“小城镇化”建设、“四在农家”和刑释解教安置挂帮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进村入户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知识教育讲座、结对调研座谈和免费为妇女体检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党员干部受教育、接地气,深刻领会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不断完善帮扶措施。一是高度重视。市妇联党组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帮扶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机关作风”的抓手,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严格要求驻村干部深入村组全面开展调查摸底,抓好社情民意调查,找准帮扶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增强做好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二是专题研究。在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和吃透情况的基础上,市妇联党组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确立了“真诚帮、真心扶”的原则,制定了“以支部结对干群结亲‘一帮一’为基础,由党员干部带头帮,单位支部共同帮”的思路,拟定了详实的帮扶工作方案,不仅有效解决了干部单独帮扶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充分发挥了单位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体现集体帮扶的优势。三是开门纳谏。活动过程中,市妇联党支部通过实地调研、与镇党委和村支两委召开“支部结对”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进一步摸清镇情村情,为双龙村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发展路子出主意、想办法,明确了今后帮扶工作的具体措施。同时市妇联党组还通过“支部结对”民主生活会,主动征求基层干部群众对妇联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市妇联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倾力传递党的声音。市妇联在充分了解挂帮乡镇干部群众的需求基础上,结合往年帮扶工作经验,在帮扶内容的设计上凸显对基层群众的教育、引导、服务并重的特色,既有方针政策的宣讲,又有法律、健康知识的培训,还有极富人文关怀的妇女健康体检和特殊困难家庭的真情慰问,力求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一是惠农政策宣讲指引发展方向。在培训会和调研过程中,杨实宣传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妇女十一大、省妇联十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及新农合等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广大群众遵守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和村规民约,引导广大群众树文明新风充分展示新形象,引导广大群众充分利用惠农政策抓发展,脱贫奔小康。二是法律知识宣讲树立守法意识。邀请市司法局律师倪伟,围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为百余名男性群众进行《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专题培训,引导树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意识。三是健康知识宣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邀请遵义市计生指导所所长、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国龙为百余名男性群众带去了一场生殖健康知识讲座,让他们认识和了解生殖健康与家庭和谐的相关知识,从而能懂得爱护自己尊重爱人。四是免费妇科体检关注农村女性健康。邀请市计生指导所和桐梓县计生妇幼保健站的专家医生免费为两百余名妇女群众开展妇科病的普查防治工作,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树立健康意识。知识讲座和健康体检的开展,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三、深入基层真情关怀,倾情服务取得实效。一是物质资金帮扶。重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在帮扶工作中,为17名贫困老党员、患病女童和刑释解教安置对象发放了共计5100元的慰问金以及洗衣粉等生活物资;深入双龙村走访了14户贫困结亲户和1名患重病女孩,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物资,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为“小城镇化”建设、“四在农家”和“刑释解教安置”等六个挂帮点分别送去帮扶资金6千元,共计3万6千元。二是就业增收帮扶。根据双龙村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致富难度较大的实际,探索实现“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动一方”的增收致富模式。发挥市妇联“联”的优势,与遵义县一家蔬菜种植企业联系,选派结亲对象前去就业,月工资在2千元左右,食宿由企业负责并为其购买养老、失业等保险,三是关怀留守儿童。到桐梓县灯塔小学、双龙村三会小学、东风小学调研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情况,为部分留守儿童购买衣服,向灯塔小学送去了篮球、乒乓球拍、绳子等体育健身器材,向三会小学、东风小学捐赠了小学生作文创新训练等数百册儿童阅读书籍,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通过两天的“党的声音进万家”“面•手•心”活动。使市市妇联全体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增强了群众观念,拉近了干群关系,切实践行了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




慰问


惠农政策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