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古立新 开拓进取

13.06.2014  18:07

         师古立新 开拓进取

    ——贵州文物事业近观

     核心提示

    《周易》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无穷的过程没有具体的形态,所以用“形而上”来表示。暂时的有形器物用“形而下”表示。作为“”之集大成者——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凝固的历史”之美誉。

    2014年,贵州文物事业有师古立新之势,有承上启下,开拓进取之气。省博物馆新馆建设进入倒计时;遵义海龙囤土司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三个年头,准备2015年向世界文化遗产组织申报;贵州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已进入第二阶段文物认定、信息数据采集和登录工作,确保按时、优质完成我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继贵州率先实施“百村计划”之后,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已经成为“国家行为”,贵州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文物与旅游的关系愈加紧密,大遗址保护利用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也愈加紧密,贵州人盼望世界文化遗产落户贵州的愿望愈加迫切,“申遗”的过程,也是遗址所在地百姓改变观念的过程。

     文化地标呼之欲出

    世界各地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托起了一代代现代人追根溯源的强烈追求。在贵州,正在经历着由陈旧的老博物馆向符合当今发展需求的新博物馆转型期。贵州也因其蕴藏丰富的山地文明和多民族交往、融合的轨迹而极具诱惑,吸引着社会各界人士。

    远古贵州曾属浩瀚的“特提斯洋”,是世界古生物最早的家园。10亿年前从“武陵回旋”开始的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形成了贵州今天山地占97%的地理环境。不平凡的环境自然蕴含了不平凡的能量。多元一体的菱石理念:“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织锦龙纹,解码夜郎人群遗传基因。

    正是基于对贵州山地文明的充分论证,对贵州由古至今的人类学品性研究,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经多方案优化比较,设计方案几易其稿,最终选择建筑在斜向的场地上放置100米边长的巨型菱石,这样一个简洁的菱石造型,在中国省级博物馆中是响亮而独一无二的。其造型成为吸纳自然能量,坚固永恒的精神象征。

    省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中段北侧,与贵阳国际会展中心、贵阳城乡规划展览馆隔路相望,其天际线、建筑风格与贵阳国际会展中心、贵阳城乡规划展览馆协调一致,遥相呼应。该馆占地面积106.29亩,总建筑面积4645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629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161平方米,总投资约4.63亿元。

    省博物馆新馆展览从人类学的视野,展示贵州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揭示出贵州民族文化的深厚文化价值,为当代服务。同时,展示主题和内容将紧扣馆藏文物的特色,突出贵州历史、民族文化的重点和亮点,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力求为观众献上一道文物精美、文化内涵丰富、民族文化多样、充满民族智慧的展览。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领导、专家、设计师、施工队伍各司其职。

    去年6月21日,我省启动了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作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号工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标志工程来抓。在各有关方面的紧密配合下,展馆建设有条不紊,展陈工作同步推进。

    为确保2015年年初建成开馆任务,省委成立了省博物馆建设领导小组,省委副书记李军担任组长,省政府副省长何力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新馆建设工程现场指挥部,由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红光担任指挥长。

    李军多次到省博物馆新馆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并看望慰问建筑民工。最近一次调研中,他走入主体建筑内部,实地查看功能分区、水暖电及消防等设备安装、安全通道建设等情况,听取项目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有关方面的汇报。他要求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严格施工管理,严控质量和进度,确保今年底建成并达到开馆条件。要进一步优化展陈方案,充分发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的优势,突出贵州特色,重点部位设计要精心构思,做到立意高远、与众不同。要切实做好博物馆及周边环境绿化,整合区域生态资源,打造共享生态空间。

    王红光认为,作为一座多功能现代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新馆集展示、教育、宣传、交流、收藏、研究、休闲于一体。它将成为贵州省社会发展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发挥作为展示贵州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窗口的作用,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