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授渔”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02.09.2015  09:18

“帮扶+授渔”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来自贵州盛华职院的教育扶贫实践

    在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实训教室墙挂着的一张照片上,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罗琳花拿着公司的礼品娃娃,脸上绽放着自信的微笑。而三年前的她,因为父母多病、家贫,曾有过放弃学业的念头。那时,她对未来感到迷茫。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给她发出的信息很快打消了她的顾虑,她不仅可以享受学费全免和助学金,学校每月还额外补助其300元生活费。同时,在学习期间制作的手工艺品由中心出售后,学生还会获得部分收益。

    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训,如今的罗琳花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好工作,家庭贫困状况也得以改善。

    这就是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以“创新职业教育、实现教育与产业扶贫”为使命,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理念,让教育改变贫困学生的人生,并带给一个家庭希望。

    目前,学校已形成一套覆盖所有贫困生的教育扶贫体系,包括新生奖学金、奖优扶贫、劳动扶贫、特殊扶贫、诚信扶贫和志愿者爱心帮扶等。

    学校新生入校后,凡是通过自主招生进入该校的高职生均奖励6500元,录取分数在三本线上的高职新生奖励4000元,录取分数高于专科分数线50分以上的高职新生奖励3000元。

    特殊扶贫针对盲人学生、少数民族贫困女生和赫章贫困生进行专项扶贫,其中学校对盲人学生免收学费、书籍费、住宿费,并提供每人每月400元生活费、提供学习用品、每年提供1000元往返交通费;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少数民族贫困女生除享受国家免学费、助学金政策外,学校为每人每月给予300元生活补助;学校至今已为赫章籍60名高职学生提供三年免交学费的资助,该项扶贫还将持续两年。

    学校在实施教育扶贫过程中,倡导诚信扶贫,即贫困生可以向学校申请6000元的爱心帮扶基金,用以解决生活困难,毕业后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至少坚持10年将收入的3%捐赠给学院帮扶基金,以爱心接力的形式继续资助在校的贫困生。

    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延伸至校园的每个角落,让贫困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就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学校还为一些有志创业的贫困学生提供免费的门面和水电,让他们可以零成本开始自己的创业梦想。

    目前,已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100余名外籍志愿者教师来到该校,承担英语和其他专业课教学,

    每位志愿者至少驻校支教1年。学校执行校长、互联网营销学院院长、茶学院院长、民族文化传承中心主任和一些专业课教师都是来自国内外高校、企业的爱心志愿者,不拿一分薪水,却为学生提供义务、优质的理论和实训教学。

    在实现教育扶贫过程中,学校也发现有的学生会有一种习惯性的依赖思想产生,坐等爱心降临。为此,学校开创了一条科学扶贫、系统扶贫和全方位扶贫的教育扶贫之路,不仅通过经费资助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的力量,用教师和志愿者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从思想上、行为上、学习方式上自强自立、告别“贫困”。

    去年的毕业典礼上,学校培养的第一批毕业生每人自发拿着一个信封,里面装着自己向学校“爱心帮扶基金”的捐款,有的只有10元钱。他们用此将感恩传递给师弟师妹。

    至今,学校收到威盛信望爱公益基金会捐赠2.3亿元和其他爱心人士捐赠358.9万元。除此之外,学校每年还从所收学费中至少拿出50%直接用以帮扶贫困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成为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实践教育扶贫、公益办学的庄重承诺。(杨春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