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新生态——走进生态体育”论坛快讯

29.06.2015  13:21

   

  “ 新常态·新生态——走进生态体育论坛”快讯

 

6月28日下午,以“新常态·新生态——走进生态体育”为主题的生态体育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召开。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副社长高超出席论坛并致辞。国际市民体育联盟主席朱塞佩·科兰托尼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副巡视员张栋,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杨松,国际攀岩联合会主席马尔科·马里·斯科纳瑞斯,国际慢城联盟主席皮埃尔·奥林维地,意大利维加拉诺-迈纳尔达镇镇长芭芭拉·帕龙,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张凯昭等中外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主旨演讲,论坛由张凯昭主持。

何力: 生态体育是体育与生态、环境、文化融合互动、协调发展的体育活动,是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健身运动方式。贵州大力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将运动、民族、生态、文化、艺术、休闲元素融入100个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不断推动体育亲近自然、融入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高超: 体育活动是人类与生态环境交流、沟通、互动、融合的一种渠道和方式,也是记载、传承生态文明的一种载体,并始终与生态文明的发展相互融合。生态体育论坛对探讨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和如何融入自然健康绿色地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塞佩·科兰托尼奥: 国际市民体育联盟(简称IVV)的宗旨和使命是通过非竞技性运动贴近自然,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IVV和中国总部每年向54个国家1.54亿会员推介10条永久性健身路径和休闲步道。我们呼吁:感受和欣赏地球的呼吸!把徒步、骑行等体育活动融入古长城、丝绸之路等历史古道,让它们焕发活力,让人们放松自我。

张栋: 结合国务院46号文件和国家“十三五”规划体育发展蓝图,贵州的生态体育发展框架和方向应包括建设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平台,创新户外运动赛事和活动品牌,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和少数民族特色体育产业,培育体育健身服务业,扩大体育消费,用互联网思维、手段和机制整合融合体育服务等。

杨松: 生态体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作为媒体,要综合运用互联网媒体、社交媒体和移动端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人了解生态体育,关注生态体育,参与生态体育,为环境、社会和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快乐和美好。

马尔科·马里·斯科纳瑞斯: 攀岩是人类爬行本能的体现,人是天生的爬行者。攀岩的城市化受到了大众的欢迎,目前全球有超过250万名攀岩者,我们倡导山地户外攀岩,但需要将攀岩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攀岩是跟自己的比赛,也是成本较低的运动,可以在同一时间和地点满足更多人运动的需求。

皮埃尔·奥林维地: 我们为什么倡导“”呢?因为“”能让人更好的思考和生活。国际慢城联盟成立于1999年,以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自然、人文历史相融合,至今已有30多个国家和200多个地区加入。我们倡导社区、城镇参与“慢体育”活动,运用更环保、更绿色的方式开启慢节奏的健康生活。

张凯昭: 新常态体育”是天、地、人和谐互动的“生态体育”和“未来体育”,是低碳绿色、身心合一的“体验体育”和“闲娱体育”,是文、体、旅、商、资相融合的“集成体育”和“创新体育”,是资源共享、价值叠加的“服务体育”和“市场体育”,更是平等自由、开放包容的“公益体育”和“志愿者体育”。结合“十三五”规划,我们将以“生态体育城市国际联盟组织”为平台,开启“全球‘绿鞋’计划”,以“存量资源增量开发”、“增量资源创新或创意开发”理念重点推进贵州省“生态体育国家公园”试点计划,推动创新模式推动当地经济的转型发展, 开启西部转型发展的“轻资产”新模式。

 

会上芭芭拉·帕龙通过视频短片和大家一起分享意大利维加拉诺-迈纳尔达关于城市运动、绿色生态、传统教育等方面的优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