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抓实精准扶贫 助推同步小康

30.11.2015  14:14

平塘县紧紧围绕同步小康目标任务,以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为抓手,加快推进同步小康进程。

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创新结对帮扶模式,制定出台《平塘县精准扶扶贫结对帮扶方案》,按照“一次安排、分年实施,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的总体要求,省、州部门联县带乡驻村对口帮扶,县领导负责挂帮贫困镇(乡、街道),县直单位负责挂帮村。全县共抽调出603名干部职工,组成121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定点帮扶。确保结成“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对子,确保实现“一村一扶贫工作队、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做到“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在全县形成了“县级干部挂乡、科级干部联村、小康干部驻村、一般干部包户”长效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各驻村工作组共走访群众3319人次,帮助谋思路出点子175条,解决困难问题96个,办好事实事142件,化解矛盾纠纷65起。

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各驻村干部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强产业、扩城镇、打基础”工作部署,结合镇(乡、街道)资源优势,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帮扶目标,坚持“输血兼造血”、“扶贫兼扶志”,发展壮大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推进“空壳村”三年行动计划,对全县121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全面摸底排查、实地查看、多层面座谈的基础上,采取“支部+协会+群众”的模式优先发展资源优势好、发展潜力足的村,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原则,引导各村深入挖掘和放大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累;在2014年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按照年内全县有集体经济积累村达到50%的目标任务,继续协调整合扶贫等部门资金200万元,在10个镇乡重点扶持培育20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发展活力,实现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效“双赢”。

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各驻村干部将智力帮扶作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本质要求,把帮扶发展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及平塘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使党和国家的政策家喻户晓,积极传递和集聚加快发展的正能量,提振了群众发展的信心,激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事创业激情。通过“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职业培训等途径,围绕“十大扶贫产业”,加大对扶贫对象农业实用技术、产业化技能的培训推广力度,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政策得到扎实实施,使新型农民和二、三产业就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完成职业培训2000人,培训转移8000人。

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把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住有所居作为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政策公开、补助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民主评议公开、审批结果公开“五公开”措施,视家庭收入情况、人员构成,合理确定建房面积,逐村逐户建立档案,让困难农户真正受益。坚持“危险房屋鉴定到户,改造任务落实到户,设计图纸提供到户,施工技术指导到户,补助资金拨付到户,竣工验收具体到户”的原则,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按照“群众自建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要求,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基本居住条件。截止目前,危房改造竣工1223户,入住1194户,入住率97.63%。在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的同时打造平塘“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亮丽新名片。

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平塘县精心部署,科学谋划,以“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作为生态移民扶贫工程制定各种政策的核心理念和目标。生态移民让平塘县近万人走出了深山区、石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014年,全县完成生态扶贫移民490户,其中贫困户150户。2015年继续申报扶贫生态移民计划567户,其中贫困户170户。生态移民加快了平塘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让移民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直接惠及群众,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农村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村容整洁靓丽、管理民主有序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截至目前,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337.378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个,解决了2.7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