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回顾2015年:全球乱局中也有积极面

24.12.2015  13:23

【《俄罗斯报》12月23日文章】题:2015:寻找积极面(作者《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双月刊主编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

时光飞逝,2015年发生了太多事情,平静的时期可能十年也没这么多事。全球政治变革垒成的高山不久前还在旧制度的笼罩下摇摇欲坠,现在已经扫除了障碍,从里到外崩塌一地。2015年算不上急转弯的第一年,但转弯的角度和速度都加快了。2016年将延续这一趋势:过去几个月里开启的进程很可能会愈演愈烈。

然而,我们会努力寻找积极的东西。过去的一年主要发生了什么?

国际社会业已进行努力,试图制止中东像之前那样分崩离析。由于种种原因(恐怖主义抬头、俄罗斯军事干涉、中东大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国际社会努力的重点偏移了。今年夏季,大部分国家还认为优先任务是尽快推翻叙利亚政权。随后,重点被放在哪怕是最小限度地合作打击“伊斯兰国”组织,以及通过政治外交努力构筑过渡阶段的工作上。无需抱有幻想——分歧极为严重,互信非常脆弱。即便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阻止该地区在泥潭中越陷越深的可能性都不大。可是,毕竟一年前连这种可能性都没有。

围绕伊朗核计划达成的协议表明,现在的外交需要坚韧不拔的斡旋,但还是有望争取到稳定的成果。鉴于伊朗在一系列地区纠纷中的作用,此事未必算是最终画上句号。在面对着关于外交手段能否解决哪怕一个问题的常年质疑,地平线上已显露出一丝希望之光。

明斯克进程成了上述非凡现象的另一个独具特色的佐证。乌克兰东部的冲突是一团浓重的迷雾,被种种缄默和含混的态度包围。当参与各方无一亮明条件的时候,很难指望出现外交进步,但终究还是成功地避免事态滑向大规模战争。称当前的状况是成功确实说不出口,各方都不满意,但较之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应当肯定努力的价值。

今年春季,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了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大项目的协议。无需费力就能找到这条路上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然而,这并不能削弱已经启动的进程的意义。在全球变革的背景下,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建构统一的欧亚大陆具有必要性。

尽管深陷危机,欧盟身上也能找到积极面。矢口否认危机的时期结束了,欧盟如今开始深入思考:怎么对待欧元、难民以及民众与政治精英日益离心离德的问题等等。诚然,自省未必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终归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2016年的大事与政治领导人有关。谁将赢得美国总统大选?谁将成为叙利亚领导人?土耳其总统将如何克服自己一手打造的迷局?英国首相能否说服民众留在欧盟有好处?德国总理能否阻止支持率因难民问题而一跌再跌?俄罗斯总统能否顶住恶劣的外部环境和压力解决经济问题?当代政治再次与领导人息息相关,责任无从推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