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拟定2016年度卫生计生十项重点工作

04.02.2016  17:04

  2016年是“十三五”的起步之年,于“十三五”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强化黔党发18号文件及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黔西南州围绕 “强基层、打基础、建机制”的总要求,卫生计生十项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助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采取医院评审评价等有效工作措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医疗机构和医师管理;充分利用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等,强化考核,按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合理确定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布局、功能、规模和标准,强化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实行公立医院院长聘任制和年薪制等工作。

  二是强化妇幼健康服务,助推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督促指导州妇幼保健院创建“爱婴医院”,加强妇幼健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确保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服务的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完成省下达的妇幼重大公共卫生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任务,重点做好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生育二孩家庭孕产妇的健康服务工作;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推进产前筛查和诊断机构的建设,促进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落实。

  三是强化中医服务基础,助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强国家和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快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加大中医类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中医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贵州省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项目,打造各县(市)、义龙试验区1-2个乡镇卫生院为重点、2-3个村卫生室作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推广试点;将中医适宜技术全部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同等条件下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四是强化防控应急能力,助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大力抓好以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和慢性病管理等为重点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现传染病防控的“一控三销”的目标,传染病网报率达100%;实现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达95%以上,落实免疫规划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一票否决”;督促指导望谟县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

  五是强化社会资本引进,助推医疗卫生合作项目建设。加大社会资本引进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办医,在兴义、兴仁、安龙引资建成2家二级以上民营医院;继续支持华大基因拓展基因检测项目,在搞好妇儿疾病筛查的同时,开辟肿瘤、养生等大健康产业的医疗合作;支持北京远大集团与州妇幼保健院合作办院相关事宜,着力支持兴义华大阳光医院、黔西南金谷子中医疗养院等民营医疗机构和疗养院的建设。建成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新院并投入使用,以新医院为依托,积极打造高端诊疗、休闲疗养、健康保健、中医研发等大健康产业服务平台。

  六是强化项目督查调度,助推卫生计生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月督查、月调度机制,切实推进州儿童医院、州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确保望谟县和安龙县中医院、贞丰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建成兴义市南盘江镇、册亨县冗渡镇等9个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于2016年12月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力争中央和省投资建设1个县级中医院、1-2个疾控中心或妇幼保健院、5个以上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打造10个中心卫生院成为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服务能力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完成7个乡镇计生站和50个村卫生计生室建设任务。

  七是强化创建工作督导,助推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州县合力,加大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督导力度,督促指导兴义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贞丰县申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12个国家级卫生乡镇达标;督促指导兴仁县、晴隆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合格,普安县、册亨县、望谟县申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20个省级卫生乡镇达标; 8个县(市)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全部通过省级验收,进一步推进我州文明卫生城市建设。

  八是强化资源信息共享,助推卫计系统信息化建设。完成远程医疗、远程会议、远程教学系统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和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提升州、县、乡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实施以电子病历共享与应用为基础的智慧医疗,积极推进“健康云”建设,进一步推动全州卫生计生事业的深入开展,并凸显出信息化建设工作亮点。

  九是强化医疗救助保障,助推医疗卫生精准扶贫。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方式,全面实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工作;完成全州农村二女户、艾滋病患者、重症精神病患者的登记汇总工作,并及时兑现帮扶;以册亨县作为医疗扶贫创新试点县,以点带面推进全州医疗救助保障促进精准扶贫攻坚工作。

  十是强化品牌项目带动,助推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以品牌项目强化对农村计生家庭的服务,抓好“一创三建一帮带、五大幸福计生和双建双汇”工作。每个县高标准打造1个以上家庭服务中心示范点;打造州级1个、县级2个以上产业发展合作社示范点;加强基层协会组织建设,强化计生协项目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 曾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