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调查 永嘉派出所助大妈终结25年无户口生活

05.11.2015  16:17
AA

温州网讯 (通讯员 郑乔允 胡仙纯)30多年前,江西女子朱某嫁给了跟父亲弹棉花的学徒潘某,之后随潘某回到温州永嘉老家过日子。87年,朱某在温州卖淫被抓,到90年劳动改造后出狱。出狱时,朱某大意丢失了释放证明。因为没有及时去派出所恢复户口,从那以后,大字不识一个的朱某就糊里糊涂地过上了黑户生活,一晃就是25年。

起初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便利,她在永嘉山里头自己种菜、锄地,和邻居间的你来我往还学会了温州方言,生活能够自给自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感觉到需要一个户口,否则寸步难行。

朱大妈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枫林派出所的户籍内勤,谈起了自己的往事。朱某告诉民警,她是从江西武宁嫁到永嘉来的,87年时因为不懂法在温州某歌舞厅跳艳舞被派出所抓获,在金华某监狱(或劳教所)服刑。释放后,因为丢失释放证明,迟迟没有登记户口。这几年间,她切实感受到没有户口带来的诸多不便,办手机卡、医院看病、银行存款、买车票等等,都需要身份证。

制作笔录的过程中,民警发现,要补登大妈的户口亟需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需要调查其在江西老家的户口情况,是否在30年前就将户口迁入浙江,原籍是否已经注销;二是朱某犯何种罪,由哪个公安机关经办,在何处服刑。三是在户口注销期间,朱某有无其他违法犯罪记录。从未上过学的朱某几乎不能把这些关键信息说清,她只知道当年“上班”的舞厅的大概位置、在金华进行的劳动改造,以及自己老家在哪里,有几个兄弟姐妹,而且自从来永嘉便没有回去过,十几年前还偶有通信,之后就慢慢断了联系。

这增大了民警的调查难度,根据朱某所说的老家地址,民警发函至管辖的派出所,核查朱某的户籍情况。同时,电话联系有可能是经办单位的派出所、金华各监狱调查是否存有朱某的案卷或档案。因为时间跨度大,这些单位经过多次搬迁或更名,均查找不到朱某的档案,使得调查陷入僵局。在一筹莫展之际,民警想到朱某既然是在温州判刑,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或人民法院肯定能够找到她的存档信息。于是,民警立即开展调查,果然在温州市公安局原劳教科档案室找到了朱某的劳动教养决定书,一一证实了朱某在笔录里谈及的事项。紧接着,民警开始走访朱某所在的村居,调查朱某平日的表现,查阅本所相关档案,排查朱某是否具有其他违法犯罪记录。

在大量走访和缜密的调查基础上,永嘉县公安局行政审批科终于审核通过了朱某的户口申请。接到通知电话,朱大妈换上了新买的大衣,第一时间赶来派出所办身份证,喜上眉梢的她对着民警说:“太谢谢你们了!你真是好个人!”朴实的三两句话表达了朱大妈对派出所民警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