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奏响的“富民曲”——毕节试验区成立26年来生态建设记述

17.07.2014  19:50
 

上世纪80年代,因为人口众多和开荒种植的原因,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沙子坡成了一片荒废山坡。刮风时,沙子坡一带便风沙满天,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尘土飞扬,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林业部门在沙子坡一带实施“人工造林”工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培植,终于在这片不毛之地造出了2.7万亩森林,并成为全县范围最大的森林重点保护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渐凸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一事例,是毕节试验区切实践行“三大主题”,使全市的生态环境不断得以改善的一个缩影。如今,曾经尝够了破坏生态所产生的恶果的人们,已然把“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深植于心,使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在乌蒙大地铺展开来,结成了累累硕果!

多措并举恢复和建设生态

地处乌蒙高原的毕节市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在这片国土面积达2.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原山地面积就占了93%。1988年以前,因为人口增长失控,“越生越穷,越穷越生”、“越垦越荒,越荒越垦”的恶性循环,导致林草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突出,成为阻碍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1988年,胡锦涛同志倡导建立的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成立以后,毕节市把生态建设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的实事来抓,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可喜变化。

试验区建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主题,抢抓国家和省支持试验区发展的大好机遇,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严格实行各级领导干部任期造林绿化目标管理,市、县(区)、镇(乡)逐级签订责任状,坚持大工程带动大发展。1988年到2013年,先后实施了“中国3356”、“长防”、“长治”、退耕还林、“天保”、“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1900多万亩,增加森林面积1172.8万亩,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以上百分点的目标,生态安全体系初步构成。

与此同时,毕节市各级群众开创造性地发明了“五子登科”的生态建设立体治理模式,即“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配经果林系带子,坡土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收到良好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在缺水少土,生态承载力低,居民生活能源和生存条件困难的地区,采取封山育林与人工促进主导型模式。针对人地矛盾突出、耕地支离破碎的中、轻度石漠化地区,积极发展特色经果林和地道中药材产业,实现生态富民为目的的植被恢复与特色产业主导型模式。针对人地矛盾突出,拥有较好资源禀赋,独特的森林资源景观和民族文化积淀深度的地区,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森林景观资源开发与生态旅游主导型模式。针对地表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匮乏,土地生产力低下,人口压力大,居民生活贫困的地区,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目的的水土保持与基本农田建设主导型模式。

此外,2010年以来,毕节市连续三年列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在四个县(区)共完成了7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项目建成后,进一步改善了区域内的保水保土及基础设施条件,现项目区人均增加基本农田1.24亩,带动特色产业发展面积21850万亩,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投产后,为整个项目区年增加1112万元的收入,人均增收412元。在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示范样板之一的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20多年来通过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从18.6%提高到68.5%。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山沟如今成了一个“山披绿,人致富”的生态样板,2010年还被列为毕节试验区“十大乡村旅游”景点之一。

试验区建立26年来,生态建设得到飞速发展,成效显著。森林面积从1988年的601.8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77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5%增长到44%,林木蓄积量从872万立方米增加到2488万立方米。试验区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国家林业局先后将毕节命名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将金沙、织金、纳雍三县列入“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先后建立百里杜鹃、毕节、赫章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威宁锁黄仓、纳雍大平箐2个国家湿地公园。

石漠化治理使石旮旯变成“聚宝盆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全市有石漠化面积981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652万亩。由于石漠化面积大、程度深、扩展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石漠化土地仍在以每年3至5万亩的速度扩展。在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恶化,群众生活困难,石漠化成了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因此,治理石漠化,是毕节市修复植被、改善生态、解决民生的一大课题。

2008年,国家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毕节市8个县区全部进入全国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之列,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工程建设。

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毕节市始终把解决农民生计作为治理石漠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工程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工程建设区域大力发展核桃等特色经果林和草地畜牧业,林下套种中药材,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切实解决农民生计。试点工程共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果林21.3万亩,林下种植金银花、前胡、独活、牛蒡子、草乌等中草药1万余亩。林药、林牧结合使治理区农户户均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解决了农民群众长期发展与短期收益的问题,有效巩固了治理成果。

大方县桶井村大湾组村民依托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下种植半夏、金银花、独活、杜仲等中药材2800亩,平均亩产值达5000元左右,户均增加收入3万元左右。2008年,织金县在官寨乡屯上村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后,村里56户人家在政府的扶持下把昔日广种薄收的600余亩石旮旯地全都种上了优质果树,几年下来,每亩石旮旯地的收入从过去的几百元上升到3000多元,一棵棵桃树李树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金沙县利用地方核桃产品优势,利用石漠化治理工程在马路乡种植核桃3万多亩,并引导当地核桃种植户联合成立了“金沙县星河核桃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培育优质核桃苗木500亩,预计年底可培育核桃苗木400万株……

5年多来,毕节市全面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完成投资2.71亿余元,治理石漠化面积496平方公里,取得了明显成效。造林绿化工作中,始终把造林绿化与石漠化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了毕节试验区“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过去那种“乱石山、巴掌土、广种薄收年年苦;种一坡、收一箩、一年不够半年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展特色调结构培育兴林富民产业

过去,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结构单一,“乱石山、巴掌土、广种薄收年年苦;种一坡、收一箩、一年不够半年粮”是毕节市农民群众生存环境恶劣的真实写照。

为了找准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结合点,毕节市本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规模经营、壮大产业的原则,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2010年,毕节市大力实施“3321”工程,即三个300万亩和两个100万亩(300万亩经果林、300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业、300万亩蔬菜、100万亩茶叶、100万亩中药材),强力推进千万亩农业结构大调整。明确把林业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实施了特色农业产业工程,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发展,建成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600万亩、草地畜牧业300万亩、反季节蔬菜300万亩、茶叶200万亩和100万亩中药材基地,并形成系列化的深加工体系和产品流通市场。

2009年以来,整合“三江源”生态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加上市、县财政配套,筹集资金近10亿元,新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100多万亩,全市特色经果林达到了160万亩,打造出“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等品牌;采取优惠扶持措施,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种样植业,林下种植天麻、竹荪已渐成规模,创出“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竹荪之乡”的牌子,初步实现了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兴林富民之路。

据统计,2013年末,毕节市已发展经果林300万亩,林下经济88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91.6亿元。林业产业带动农民人均涉林收入1065元,占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88%。依托独特的喀斯特森林资源发展起来的森林生态旅游公园从1993年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10个(其中国级家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县级森林公园4个),依托森林公园发展“农家乐”300余家。以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花海旅游为龙头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市年旅游综合收入已超过1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