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减灾办 省应急厅发布全省2018年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14.01.2019  16:00

  近日,省减灾办、省应急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省减灾委专家委有关专家,对2018年全省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全省共85个县(市、区)1170个乡(镇)547.66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1人,紧急转移安置5.51万人次;农作物受灾31.48万公顷,其中,绝收5.75万公顷;倒塌房屋1403户4605间,不同程度损坏房屋2.42万户5.3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2.35亿元。总体看,2018年全省灾情较常年同期偏轻,其中因灾死亡失踪人员创1950年以来历史最低值,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成效显著。

  2018年,全省自然灾害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灾害损失在时空分布上相对集中,局地灾情较重。 从时间上看,风雹灾害集中发生在2月下旬至4月初,洪涝灾害、地质灾害集中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旱灾主要发生在8月份。灾害发生时段相对集中,3至6月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占全年的65%,倒损房屋占全年的88%,直接经济损失占总损失的76%。从区域上看,灾害损失严重的县集中在遵义、毕节、黔东南等3个市(州),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4.9%、22.5%、16.3%;风雹灾害集中发生在毕节市、安顺市;旱灾集中发生在遵义市、铜仁市等地,局地重复受灾,损失较重。

   二是低温冷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岁末和年初,全省出现两次低温凝冻天气过程。1月25日至2月7日,省之东北部出现凝冻后,逐渐扩展到威宁等中西部地区,局地持续时间最长达15天,属中等区域性凝冻过程。12月27日至2019年1月2日,全省再次出现全覆盖低温雪凝天气,81个县(市、区)气温降至0℃以下,以万山-7.9℃最低;82个县(市、区)出现降雪,其中暴雪23个、大雪44个。低温冷冻灾害造成全省325个乡(镇)近100万人次受灾,局地供水管爆裂,杭瑞、松铜、安江等多条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出现道路结冰,被迫实施交通管制,短时滞留车辆高峰时段达3000多辆,直接经济损失2.48亿元,全省紧急救助3.53万人次。

   三是风雹灾害提早偏重,来势较猛。 2月27日,贵阳城区及乌当等地遭受冰雹,发生时间较往年提前1个月左右。多轮强对流天气引起风雹灾害频繁发生,冰雹直径以水城县和乌当区的16毫米为最大,冰雹密度以黔西县每平方米320多颗最大,重灾区房屋损坏多,油菜、水果等农作物绝收面积大。总体看,今年风雹灾害总体较上年同期偏重,全省67个县(市、区)632个乡镇发生风雹灾害,因灾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14.6亿元。

   四是降雨分布不均,旱涝并存。 汛期,全省共出现1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79个县城出现暴雨226次,其中三都和荔波县城各出现8次,为全省之最;最大日降雨量为麻江县6月22日的281.7毫米,创本站气象记录极值;乡镇共出现特大暴雨23站次、大暴雨570站次、暴雨4991站次,最大为6月22日剑河县南哨乡的273.7毫米。清水江、都柳江先后发生超警戒水位,清水江下司段发生30年一遇洪水,强降雨还引起三都等地山洪爆发,部分房屋被冲毁,耕地水打沙壅。7月中旬后,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省之中部以北地区持续高温少雨,遵义、铜仁、贵阳等地不同程度出现干旱灾害,开阳、湄潭、瓮安等县市旱情到9月中旬因台风“山竹”产生的强降水才全面解除。干旱重灾区农作物减产绝收严重,局地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五是地质灾害相对减少,零死亡。 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22起,其中中型地质灾害5起、小型17起,全年没有一起大型及以上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是2000年以来首次没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的一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因灾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84.51%、100%和91.19%。

  (省减灾中心 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