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报评出2016年贵州十大民族新闻

04.01.2017  13:35

  1、《贵州省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方案》出台

  2016年初,《贵州省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提出我省民族教育发展的四个目标任务:一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二是农村学生受教育机会明显提高;三是民族教育内涵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四是民族教育体系结构完善优化。《方案》要求,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科学推行双语教学,实施能力提升“双百工程”(即打造100所民族特色示范学校,在民族学校培养和遴选100名优秀教学名师),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扶持民族高校学科建设,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科学培养使用高层次人才。到2020年,我省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民族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2、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

  继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程”后,2016年1月1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牢固树立“补短板、做长板”理念,全力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传递正能量。贵州是多民族的大家园,苗、布依、侗、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世居于此,创造了“文化千岛”的宏大遗产。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是从文化体系的角度全面理解多彩贵州。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同时还是一个特色文化概念,就是贵州文化的多样和谐共存共生中,最具视角冲击的还是民族特色。我省同时出台了《关于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对建设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工程作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

  3、贵州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落地贞丰

  2016年2月,我省首个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落地贞丰。贞丰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试验区位于中心城区东北部,核心区包括双乳峰、三岔河和北盘江大峡谷,面积达20平方公里,西至者相镇猫坡村,东至必克村、岩鱼村,北至平街乡小花江村,南至小屯镇头毛村。规划区面积70平方公里。全县8个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有6个在区内。辖区内农村人口15万人,在农村人口中有贫困人口32030人。贞丰县将以建设试验区为引领,围绕“布依文化村,歌舞之乡”文化旅游精品,以体验“布依族原生态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为主题,以实施民族文化展示中心项目为带动,建设成为试验区旅游扶贫重要支点。为了更好地推进试验区建设,2016年12月底,贞丰民族文化研究院挂牌成立。

  4、我省出台加强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意见

  2016年3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十三五”期间,我省重点保护发展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不低于30%,总户数不低于30户,特色民居比例不低于50%。《意见》要求,要准确把握保护发展工作的主要方向,正确把握保护发展工作的基本原则,全面把握保护发展的工作目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主要围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色产业较快发展、特色民居合理保护、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公共服务逐步完善、民族团结更加巩固”等六个方面目标,重点推进五个方面任务的落实。要紧紧围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目标任务的落实,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大力推进保护发展工作深入开展。“十二五”以来,贵州累计投入1.8亿元专项资金,对5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综合扶持。截至目前,已有半数民族村寨完成扶持。

  5、我省积极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

  2016年3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和加快民族地区同步小康进程的目标要求,省人民政府结合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出台《关于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十三五”期间,打造“黔酒”“黔茶”“黔药”“黔银”“黔绣”“黔珍”“黔菜”“黔艺”“黔织”“黔景”“黔节”等11个“黔”系列产业品牌,每个品牌之下推出10个以上的代表性产品及企业,初步形成产品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产值提高,市场规范,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