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课堂”:2020年贵州学子的特殊记忆

03.05.2020  20:58

    4月底,即将重新走进校园的赤水市长期镇石笋小学四年级学生黄雪梅,有一个与以往开学时不同的“长假记忆”。

    不能到学校上课的日子,她和全省的同龄人一样,都是通过“空中黔课”在家在线学习。“空中黔课”于2月初上线时,黄雪梅有些犯愁:家里的电视机没有装机顶盒,也没有手机,要是掉队了可咋办?

    “雪梅,开始听‘空中黔课’了吗?感觉怎么样?跟得上吗?”班主任杨丽打来了电话。按照“不缺一项、不漏一人”的要求,当地教育部门对学生网上学习的条件进行全面摸排统计。

    “你别着急,先在家看着书、做做练习,老师这儿有一台闲置手机,先借给你用。”了解情况后,杨丽赶到黄雪梅的家中。

    杨丽帮黄雪梅下载了网课软件,耐心指导她使用手机回看课程。临走前,还给手机充了足够的话费。有了手机,杨丽可以比较方便地知晓黄雪梅网课收看情况,并通过微信、QQ、钉钉等软件,为她课后辅导、批改作业。

    “我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上网课。这段时间,我真正体会到老师和妈妈经常说的‘学习是自己的事’的真正含义。”在家学习了两个多月,黄雪梅很期待回到学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正常的学习计划——远离了校园和老师、缺少学习所需的资料设备、陌生的网络学习方式……种种阻碍,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即使是在疫情防控这段特殊时期,学校和老师都在想方设法让我们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努力把疫情对学习的影响降到最低。”贵阳市乌当中学高二12班熊琴觉得在学校学习的时光真的很幸福,希望早日回到学校,回到老师和同学们身边。

    2月17日,经过一周的适应,她与同学们正式开始规律的网上学习作息。每天早上7点起床,洗漱、吃早饭、准备好上课的教材和文具……她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开始一天的学习。

    “视频中,老师把知识点梳理成条理清晰的PPT,能暂停、回放,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把老师的解题思路多听几遍。”熊琴说,“家庭课堂”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在家学习没有老师‘盯’着,也没有和同学在一起的氛围,所以更要努力、自觉,不然时间晃晃就过了。”熊琴希望为高三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作为文科生,数学学习是熊琴的重点和难点。“有时遇到难解的数学题,晚上还会在线请教老师,老师也会及时为我答疑,用微信语音、画图,一步步引导,让我自己领悟解题过程。

    林萌萌,贵州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5级卓越中医师班的学生,今年大学五年级。5月,她将面临多重考验——毕业考试、就业选择、继续深造考研,现在是她专业课学习最关键的时期。

    “疫情期间,正好赶上回家过年,所有教材和复习资料都放在学校了,家里一时找不到获取学习材料的渠道。”林萌萌是海南到贵州就读的学生,和许多省外同学一样,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同学们着急的时候,老师给他们准备了特别的“礼物”。“老师第一时间整理出十几本毕业考试涉及的医学用书,用电子文档一份份发给我们。老师们特别棒!”林萌萌给老师们点了个大大的赞。

    林萌萌在家也关注疫情防控和战疫新闻。贵州援鄂医疗队中有许多林萌萌熟悉的身影,这些平时给学生们上课的老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锋向前,“老师们的奉献精神,让我真切感受到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我一定学好过硬医学知识和本领,像老师们一样在关键时候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记者 张凌 杨诗雨)

    

[责任编辑: 邓娴 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