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公报

14.08.2017  10:14

摘要: 新闻发布会会场。  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是我省“五张名片”和五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由省科技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我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全国中药民族药产业“北看吉林,南看贵州”的格局。  今年初,由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和省统计局……

新闻发布会会场。

  

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是我省“五张名片”和五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由省科技厅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我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全国中药民族药产业“北看吉林,南看贵州”的格局。

  今年初,由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和省统计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专家组,启动了2017年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调查统计工作。

  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科技厅副厅长秦水介、省统计局总经济师董安娜出席,向媒体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会主要内容如下:


   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统计日益完善


省科技厅副厅长秦水介介绍相关情况。


  秦水介说,中药民族药产业涉及种植、制药、流通、科技等多个领域,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产业工程。


  为客观、真实、动态反映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趋势,全面及时了解和掌握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状况,2010年,由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牵头,省直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制定完成了具有贵州特点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部门综合性报表制度。


  该报表制度经国家统计局认定,是全国第一套中药现代化产业全行业综合性报表制度,并成为贵州省法定的常规年度行业统计。统计数据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所需依据,使中药民族药产业成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新的动力。


  自2012年4月,省科技厅联合省统计局首次对年度统计数据进行发布以来,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肯定以及境内外各媒体的积极关注。有关省领导对统计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一系列肯定性批示,中央、省内主要新闻单位及网站对开展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的做法和结果进行了宣传和报道。通过统计工作的开展,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对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关注度大幅度提升。


  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今年已经是我们连续第七次发布我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公报。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今年年初, 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和省统计局牵头,组织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食药监局等相关单位组成专家组, 对报表制度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完善,并详细制定了调查统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


   其次是进一步明确统计对象,做好与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统计的相互衔接。 本次统计是在上一年度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调研和摸底,明确调查统计的范围和参与调查的对象。统计范围覆盖全省9个市(州)及2个省直管县(市),涉及中药材种植业、医药工业、药品商业及流通、药品监督管理、中药科技5个方面。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了145家制药工业企业、6个医药工业园区、全省涉及中药材种植的县(区)(含42个中药材种植重点县)、250多个中药材种植品种、25家涉及中药科技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及1个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289家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


   第三是进一步完善中药民族药产业网络直报系统,开展了全省中药产业统计的业务培训、数据采集、审核汇总工作。 为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分别采取市(州)扶贫办、林业局、科技局集中培训、省直相关单位垂直培训及市(州)中药产业主管部门分头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数据填报人员进行了报表制度的讲解和网络直报流程的演示,从而保证了数据的质量。


   第四是对统计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通过对各领域数据分类、汇总,在省统计局的指导下由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牵头,组织了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食药监局以及相关专家对数据进行反复论证和评估,于上月完成了2016年度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数据评估工作,并完成了《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报告(2017)》的编制。


   2017年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主要数据


 省统计局总经济师董安娜介绍相关情况。


董安娜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州)、县(市、区、特区)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省直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调查工作组各成员单位的组织实施下,在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调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2016年度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任务圆满完成。主要数据如下:


   一、全省中药材种植业

  2016年,贵州省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达到599.45万亩,增长9.6%。其中,草本类(人工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300.87万亩,木本类298.58万亩。总面积上10万亩的有刺梨、金(山)银花、杜仲、薏苡、花椒等12个品种,比上年减少5个。


  2016年,全省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总产量165.79万吨,减少8.4%。其中,草本类(含干鲜品及野生采集量)150.19万吨,木本类(含鲜品)15.60万吨。总产量上万吨的有生姜、薏苡、鱼腥草、天麻等25个品种,比上年减少4个。


  2016年,全省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总产值129.25亿元,增长1.6%。其中,草本类108.76亿元,木本类20.49亿元。总产值超过亿元的有太子参、铁皮石斛、生姜、天麻等26个品种,比上年增加2个。


  2016年,全省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面积达到30.73万亩,增长45.6%,实现销售收入25.82亿元,增长89.1%。


  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40个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中“龙里刺梨干”“榕江葛根” “关岭桔梗”“遵义杜仲”“威宁荞麦”“大方冬荪”“妥乐白果”“大方天麻”“晴隆糯薏仁”“安顺金刺梨”“保田生姜”11个品种为2016年新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二、全省医药工业

  2016年,全省纳入统计的医药企业145家。其中,规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139家,比上年增加2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26.6亿元,增长12.3%。


   从工业总产值看 ,2016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3.51亿元,增长11.1%。其中,中成药工业总产值344.39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81.3%。


   从销售产值看, 全行业工业销售产值达到364.15亿元, 增长7.8%。其中,中成药销售产值达到299.53亿元,占全行业总销售产值的82.3%。


   从主营业务收入看, 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53.99亿元,增长13.6%;实现利润总额49.67亿元;税金总额25.42亿元。


   从单品种销售额看 ,艾迪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肺力咳合剂、仙灵骨葆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等47个药品销售收入上亿元,超过5亿元的7个,超过  10亿元的2个。


  全省现已建成医药园区6个,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黔南。截至2016年底,园区入驻企业83家,占全省医药企业145家的57.2%,实现工业产值241.19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57.0%。


  2016年,全省换发了新版《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145家。其中,生产中成药的企业89家,生产化学药的企业62家,生产生物制品的企业3家。全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4家。


  2016年,全省医药行业累计获得药品批准文号2308个,比上年减少21个。其中,中成药领域获得药品批准文号1208个,化学药领域获得药品批准文号1080个,生物制品领域获得药品批准文号20个。


  2016年,全省有医疗机构制剂品种数量456个,比上年增加5个。其中,中成药领域有108个,化学药领域有348个。


   三、全省药品商业及流通

  2016年,全省已通过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有13050家,其中,批发业200家,比上年增加8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89家,比上年增加3家;药品流通连锁门店3859家,比上年增加826家;药品流通单体门店8902家,比上年增加256家。


  全省纳入统计的289家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17亿元,增长10.8%;实现利润总额7.41亿元。销售总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7家,与上年持平;销售总额上亿元的企业超过60家,销售总额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超过120家。全省销售排名前10位的企业销售额占全省销售额的40%以上。


  2016年,全省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购进总额达到315.98亿元,增长10.6%;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24.13亿元,增长10.6%;库存总额达到39.87亿元,增长5.4%。


   四、全省中药科技

  2016年,全省145家医药企业和25家中药领域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项目经费支出7.14亿元,增长7.2%。


  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专利申请受理数791件,其中,发明专利432件,占受理总量的54.6%;实用新型86件;外观设计273件。专利授权数674件。


  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新产品产值47.53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58.81亿元,增长30.1%。


  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共发表科技论文3285篇。其中,核心期刊1005篇,被SCI、EI、ISTP收录253篇。形成研究报告473篇。


  2016年,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2项。其中,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2项,省科技成果转化奖3项。


  2016年,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研发人员8152人,占从业人员的14.6%。其中,参加科技项目5013人,占科研人员的61.5%;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728人,占科研人员的21.2%。截至2016年底,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共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5个。


  截至2016年底,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共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和机构71个,比上年增加7个。其中,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


答记者问 

人民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您好,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根据刚刚发布的数据,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取得相当好的成绩,我想问一下秦厅长,在推动产业发展这块,我们贵州省主要有些什么好的做法?谢谢!

   秦水介: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你的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大家知道,贵州生态良好,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尤其在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过程中,我们也特别注重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产业,希望能够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结合。中药民族药产业或者说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正是我们在这种指导思想下选择的战略之一。刚才董总已经发布了去年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的总体情况。去年中药材种植面积接近600万亩,药材总产值129.25亿元,加上中药材种子种苗收入25.82亿元,这是其中中药农业部分,医药工业产值是423.52亿元,再加上药品流通领域收入305.17亿元,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全产业链从种植、制药到流通共实现产值883.76亿元,在几大产业中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个是总的情况。


  综合分析,贵州以中药民族药产业为基础发展大健康产业,优势十分明显。 一是资源丰富。 贵州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全省药材品种4802种,在全国品种数量居第二位,成就了“黔地无闲草,夜郎多良药”的美誉。也孕育了品质卓越的天麻、杜仲、半夏、太子参、金钗石斛等种类繁多的中药材资源。截止2016年,全省有40个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有42个县把中药材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二是产业基础经过十几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产业基础非常扎实。 目前,医药产业成长迅速、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308个,医疗机构制剂品种456个;苗药是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  2016年苗药的产值是没有统计,2014年、2015年两年统计下来,苗药的总产值比全国另外五大民族药总产值的总和还多。苗药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良好。这些既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了有效供给,也奠定了大健康产业的良好基础。


三是全省上下为大力发展中药民族药产业构筑了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高效推进的产业发展工作机制。 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扶贫办、省食药监局等部门和全省各市州,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也通过政策扶持、产学联合、科技引领、品牌带动,经过努力,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中药民族药产业体系,也成为全国重要的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这个是在全国有一定地位,而且也很有特色。


  总体来讲,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应该首先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得益于丰富的生态资源、也得益于良好的发展基础以及部门间及全省各市州的通力合作,我们也希望共同努力,能够让这个产业能够可持续的,不断的发展壮大。谢谢!

贵州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贵州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是,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是一项全口径的统计工作,大量的数据需要基层单位来填报,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基层工作人员少,常常一人身兼数职,应对各种统计工作繁重,请问董总经济师,我们有哪些举措保证本项统计工作顺利完成?

   董安娜: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项工作确实是一项全口径的、比较重要的统计工作。我们大量的数据是靠基层去填报的。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所以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提供保障:


   首先,在指标的设置过程中,尽量简化指标, 去繁就简,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第二,我们组建了一支专门的培训队伍, 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水平,尽快掌握调查要求的方法,熟悉制度,尽快完成调查工作。


   第三,加强辅导,搭建交流平台 。通过交流平台对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同时,我们也将平时在基层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进行问题解答,指导基层,让他们顺利的推进调查工作。


   第四,确保电话通畅, 对他们在调查过程中所遇到的业务问题及时解答。所以使得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向前推进,圆满完成调查工作。谢谢!

贵州综合广播记者现场提问。


贵州综合广播记者:请问秦厅长,中药材产业是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前端,从今天发布的数据来看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在持续健康增长态势,有哪些好的做法,让我们的种植面积保持这样的态势?

   秦水介: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知道,以前中药材多半都是野生的,中药材种植是在种植技术攻克后才能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贵州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药材主产区之一,优势明显。但是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的发展,野生中药材的供给是远远不够的,要让野生的药材转变为人工种植并且能够规模化种植,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首先 是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 不断攻克各种药材品种的种植技术,才能实现药材种植的规模化。所以,这十几年来,我们是以科技重点项目和专项项目为载体,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一批道地特色品种在组培苗、扩繁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产业瓶颈技术实现突破并得到推广。在种植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调动人员因素,比如以科技特派员团队为支撑,以省级科技惠民计划和现有的人才团队为载体,能级将技术迅速推广,将种植技术中成熟度高、适应性强、特色鲜明的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示范,同时加上政策扶持,推动药材品种的种植。

   第二个 方面 个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 所以中药材种植可以与扶贫增收相结合。在综合考虑全国市场行情,比如我们省有一些品种是药效好,市场行情好,尤其是一些大的制药厂的主原料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多种因素,我们几个部门共同筛选出了20个重点发展品种和30个鼓励发展品种,培育了42个中药材种植重点县,因地制宜分区布局,打造几个大品种几万亩、十几万亩较集中的连片规模种植基地和园区。同时,把中药材列入全省十大扶贫产业之一,作为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和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已经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手段。2016年,中药材种植区覆盖人数达到152。0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超过43。84万人,种植区农户人均收入超过3300多元。

   三是 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通过实行退耕还药、荒山种药、野生中药材保护抚育和低效经济林改种药材等方式,既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又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在石漠化严重的地区,特别是通过金银花、山银花、花椒、刺梨、杠板归等中药材的种植,因为这些药材是属于一些耐贫瘠、耐干旱的一些品种,特别适合在土地比较贫瘠的石漠化地区的种植,这些地方植被既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和重建,同时也有一定经济效益。当然,这些工作也都需要科技人员的前期的示范,把关键技术突破以后,才能推广。推广模式包括“林药结合”、“草药结合”、“粮药结合”、“果药结合”等模式,将种植基地与文化、旅游发展结合起来,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也就是说用有限的耕地填饱“肚子”,用药材产业发展来增加农民的“票子”,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形式,这是第三方面。

  第四方面,如果是散户种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差。 四是培育龙头企业,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引领作用。 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益佰、百灵、同济堂等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化农场”等多种发展方式,使企业农户在参与基地建设中得到实惠,同时实际效果也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通过上面的几种情况的分析,应该说中药材产业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资源优势外,还与科技支撑、政策、以及政府的引导密切相关。

贵阳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贵阳晚报记者:请问董总,在统计过程中,这些统计数据是如何进行评估的?

董安娜: 好,谢谢你的提问。

  这一次调查的数据横跨了三次产业,中药材种植是在一产农业,医药制造是在二产工业,还有流通贸易是在三产,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和客观,我们主要是采取了分块的,来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掌握的数据以及和我们统计部门从企业统计直报的数据来进行协调性的评估。


  首先 在中药材种植业方面 ,统计数据主要采取调研对比的方式,由行业主管部门省林业厅、省扶贫办负责,由县区林业局、扶贫办对收集的数据、新增面积和品种,特别是异常数据进行审核和实地调研,通过与省统计局统计的相关数据对比来进行协调性评估,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在医药工业方面 的统计数据,主要采取三方对比汇总的方法,主要是以行业主管部门省经信委掌握的数据,以及省统计局企业直报统计的数据,对企业数据进行协调性评估、对比、核实,以确保医药工业数据的整体准确有效。


   在药品流通与贸易方面 ,我们采用比例分析法,由行业主管部门省商务厅对收集的典型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情况进行核实,通过科学计算典型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在全省药品流通与贸易行业中的比例,再推算全省药品流通与贸易的主要指标。同时将数据与省统计局通过企业直报的贸易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和协调性评估,进行验证,以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中药科技方面 ,主要采用三方对比汇总的方法。科技活动主要与行业主管部门省科技厅在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产出、科研项目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协调性评估,同时,也与省统计局统计调查企业R&D统计数据进行协调性评估。在创新平台方面,将省发改委、省科技厅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的新建情况也进行对比和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


  所以今天大家看到我们发布的数据,是经过分级审核、实地调研、多方对比、多次审核评估等环节确定下来的,应该说是全面的、客观的、准确的,反映了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启动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
    新华社贵阳9月1日电(记者李黔渝)我国从9新华
中药材扶贫成效渐显 规范化种植任重道远
    新华网贵阳8月28日电(记者傅琰)中药材是新华
贵州省2017年度第一批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公示
摘要: 经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2017年第十一次科技厅
贵州省今年上半年地税减免近百亿元
    2017年上半年,贵州地税减免税规模达98.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新华
贵州省今年上半年地税减免近百亿元
  2017年上半年,贵州地税减免税规模达98.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贵州新闻
2017贵州企业“双百强”揭晓
2017贵州企业“双百强”揭晓 中国烟草总公新华
贵州再增43家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企业
摘要: 科技新闻栏目记者日前从贵州科技厅创新创业处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