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加强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02.02.2016  12:05

践行“四个最严”标准确保食药安全

——贵州省加强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食药监管人员对超市的新鲜蔬菜进行抽样检测。  

食药监管人员在超市进行检查。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6年,我省将以开展示范创建工作为重点,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以落实“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为抓手,全面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关键,推进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队伍能力建设;以推进食品安全云和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方式方法;努力构建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提高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认可和满意程度,为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夯实基础,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大力开展示范城市创建

改革创新食品药品体制机制

今年,我省将把示范创建工作作为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重点,在贵阳市、六盘水市、毕节市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这既是前面工作的延续,更是创新。

我省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抓好“三小”问题、餐厨废弃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等问题治理;聚焦群众满意度,围绕群众满意抓好创建。坚持久久为功,把握好试点阶段的定位,沉心静气抓好创建,百花齐放开展试点,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创建,达到食品安全整体状况良好、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公众满意度显着提升三大基本目标,为国家层面全面推动城市创建创模式、创制度、创机制。

践行“四个最严”标准

构建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预警及统计分析工作。认真制定2016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并根据预警开展专项整治,把食品安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继续抓好乳制品、肉制品、白酒、调味面制品、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等重点食品监管和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对“一非两超”、食品塑化剂等专项整治行动,对联系抽检不合格、投诉举报较多的食品生产流通区域,集中开展专项检查和综合治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切实防范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

全面开展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和换证工作,全面掌握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基数,组织开展食品经营行政许可质量检查工作。联合教育部门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法规知识培训,开展春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和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强化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结果信息公示,深入开展明厨亮灶和餐饮示范创建工作。

提高药品注册监管水平。深入开展《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及《贵州省中药、民族药饮片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药物临床实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认真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认真做好无菌药品GMP认证下放的承接工作,推动未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加快实施新版GMP步伐,深入开展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开展多组分生化药、中药提取物的整治,打击行业“潜规则”。

做好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承接等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加大对注册监管人员、现场核查员及企业质量负责人等培训力度,推进新版GMP、GSP认证实施工作,积极开展临床药品数据核查、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和推进药品电子监管全覆盖等工作。

加强违法线索和违法案件信息的系统分析,针对可疑的“潜规则”及时开展执法检查,增强打击的靶向性。针对互联网领域违法犯罪高发的势头,探索线索排查、违法认定、证据固定、依法查处的有效方法,查办一批典型案件,形成有力震慑。加强案件查处的督办。充分发挥行刑衔接的“利剑”作用,力争破获几起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重大案件。

全面落实“四有两责”要求

切实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

落实好“有职责”。抓好源头治理、重点整治、抽检监测、日常检查四个重点职责的落实,推动实现“最严格的监管”。加强食品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初次进入批发、零售市场、生产加工企业后的安全监管。继续采取专项行动,重点治理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和“三无”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黑窝点”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大对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监管,落实宴席备案、现场检查制度,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落实好“有岗位”。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不仅要加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牌子,更要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确保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都能由下级承接好。县乡两级要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县级政府要在乡级或特定区域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派出机构队伍建设,并在村级进一步配备完善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确保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

落实好“有人员”。结合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特点和要求,根据监管对象数量和抽检工作量,科学设岗定编定责,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检测机构配备具有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工作技能,能适应岗位要求的行政管理、日常监督抽查、市场抽检执法、检验检测人员。同时,对现有队伍大力加强专业培训、充电补课,满足工作需要。

落实好“有手段”。推动监管工作网格化,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全方位的监管网络,探索建立信息采集自网格、教育培训用网格、法规宣传在网格、安全预警靠网格的网格化体系;推动监管装备现代化,加强执法车辆、执法装备、应急处置设施等基础配置,健全风险预警、检验检测、产品追溯、舆情监控等技术支撑,抓紧建立以省级为龙头、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乡镇为延伸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推动监管方式信息化,使监管方式始终跟上风险特点、产业发展的变化,继续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云”建设,把诸多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孤岛”串联起来,形成“数据铁笼”,增强发现问题、排查风险的能力,改革创新监管模式。

落实好日常检查职责。“责任上墙”,公布许可责任人和日常监管责任人;细化量化监管责任,根据监管对象不同的风险等级、环节和诚信记录实施分级分类、按点按次、定期定时的检查制度。对农贸市场、校园食堂、饭店、食品超市和其他高风险监管对象要加大监管的频次和力度;加强对企业产品追溯的日常检查,让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质量可控。

落实好定期抽检职责。抓好抽检监测全覆盖工作,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同时要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为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奠定坚实基础。今年,全省食药监管系统将完成4万批次以上抽检,首次在88个县全面开展食用农产品检验监测,要下大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等突出问题。

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统筹好监管企业与服务产业。全省食药监管系统要积极搭建政策引导平台,加强指导支持,帮助企业向上级申报资金项目和认证认可,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快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要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及时解决企业所急、发展所需的困难和问题;要帮助督促企业加大投入、建章立制,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以质量创品牌、创效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全省食药监管系统要抓好落实省食药监局关于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促进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发展、引导制药企业新药开发和技术提升等各项安排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和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大行动的要求,抓好GMP、GSP认证,围绕大健康医药产业、大数据产业和特色食品产业发展,依法履行好监管职能,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的同时,积极为企业服务,主动作为,为把“酒、茶、民族医药、特色食品”产业打造成我省亮丽的“名片”做出新的贡献。

深入开展“万家药店进乡村,安全用药到农户”精准扶贫活动。围绕大数据、大扶贫两大行动战略,切实解决边远乡村老百姓购药难、购药贵、购药远的问题,打通乡村药品供应“最后一公里”,让百姓用上低价药和放心药,满足群众用药需求。通过企业与贫困村民合作的模式开设药房,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解决部分群众就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从而实现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的“精准扶贫”;切实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市场,消除监管盲区,杜绝农村假劣药品,切实维护市场秩序,让广大农村群众实现用药安全。(王英伟 肖湘 祝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