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绿空气新  幸福生活花绽放——红花岗区推进生态建设提升生活品质

16.04.2015  11:18
山清水绿空气新  幸福生活花绽放——红花岗区推进生态建设提升生活品质 - 林业厅
山清水绿空气新  幸福生活花绽放——红花岗区推进生态建设提升生活品质 - 林业厅
山清水绿空气新  幸福生活花绽放——红花岗区推进生态建设提升生活品质 - 林业厅
来源: 58.42.249.98
  游客在忠庄镇勤乐村汪家寨草莓基地摘草莓。
  湘江河水清山绿。
  园林工人在纪念广场摆放花草。

    本报记者 唐正平 通讯员 李玮

核心提示

  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这是如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近年来,红花岗区始终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遵义市委、市政府“月月造林”的要求,大力开展高速公路通道绿化、乡村造林绿化、打造绿色生态农村等工作,强力推动项目建设,狠抓资源管理,将各项生态建设工作持续高效推进。

  绿色妆点美丽家园

  农历阳春二月,草木润秀间。在这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美好时节,遵义市女企业家商会的企业家们组织有关企业的100多名员工,来到红花岗经开区一处绿化地,与遵义市义工联合会百余名志愿者一起,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遵义市女企业家商会会长李习娟说:“女企业家商会的会员们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参与到这项公益活动中来,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和亲友员工一起植树造林美化家园,也希望借此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以实际行动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打造更加宜居的山水特色、塑造更加宜居的园林景观,不断提高绿化质量和生态品味。”红花岗区委副书记、区长钟正萌在启动仪式上掷地有声的话语,激起了大家参与植树造林的热情。虽然当天下着蒙蒙细雨,但志愿者们热情却丝毫未减。

  “我们都很有兴趣参加植树活动,这个活动唤醒了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双手被磨起了血泡的青年志愿者陈星如此说道。记者在忠庄镇勤乐村看到,300余名青年志愿者和200名义工正手持铁锹,沿着泥泞的山路,走向植树点。在植树现场,大家2人或3人一组,有序地完成挖坑、放树、填土、踩实等步骤,一个个干劲儿十足,两个小时后,千余株树苗便扎根沃土,纵横排列,尽显勃勃生机。

  据统计,今年入春以来,红花岗区共有4000余区直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并完成了党政林、公务员林、国防双拥林、政协委员林、政法干警林、女企业家林、青年林、巾帼林、医务林、宗教人士林、义工林等13个主题造林活动;栽植杨梅、水杉、李子、核桃、石榴、红叶杨等树种27557株,造林面积646亩;7个镇共规划12个主题造林活动已全部完成。

  “大家积极参与造林活动为美化红花岗区的生态环境贡献了力量,但新造林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还需要专业的后续维护管理。”红花岗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了做好新造林的后续管理工作,红花岗区林业局组织了49名护林员对新造林地进行巡山管护,防止人畜践踏、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定期观察幼树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等,并通过松土、除草、出萌、修枝、补植等技术手段,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条件,促进幼树的生长,加快新造林地的成林速度。

好生态回应群众期盼

  百姓富,生态美。改善生存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红花岗区除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不断夯实生态基础外,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发展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在红花岗区投资兴业。

  重庆雅美佳湿地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红花岗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了解,该公司将在红花岗区建设农业园区荷花嘉年华项目,计划总投资1667.4万元,占地面积500亩,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该项目的建成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化功能。“这个项目预计今年动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带动红花岗区旅游经济的增长,还能丰富市民的闲暇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红花岗区除红色旅游外的另一张名片。”红花岗区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健康的身体来享受生活。”家住红花岗区中华路的蔡女士坦言:“以前喝水可以直接喝自来水,现在不行了,工业发达了,水源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还是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给市民营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针对热心市民提出的建议,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红花岗区去年已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完成了海龙、金鼎山两镇污水处理厂扩能技改工作,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区硬隔离设施工程,目前,两镇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龙镇和金鼎山镇都位于遵义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位置较为特殊,因此,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意义十分重大。虽然当前扩能技改通过了环保验收,但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会继续加强设备的维护和风险防范,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排放的废水稳定达标,让两个污水处理厂真正起到保护水源的作用。

  除了污水处理厂,红花岗区环保热电站项目也于日前开工。据悉,该项目是坪桥循环经济新型材料生态工业基地对工业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的新举措。项目将工业垃圾用于供热发电,能够有效地对工业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有效解决了坪桥工业园区电解铝、铝深加工等工业企业的用电需求。

绿色生态迎来八方游客

  在遵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红色旅游是城市向外推介的主基调,红花岗区打造绿色生态游的旅游主题展现了这座城市别样的风情和魅力。

  走进红花岗区深溪镇的千亩荷塘、逍遥洞,金鼎山镇的大板水森林公园,忠庄镇勤乐村的草莓基地,巷口镇中山村的绿色果蔬基地……满眼的绿色,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的味道。说到深溪镇复兴村的逍遥洞,重庆游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重庆的夏天太热了,一家人就想呆在空调房不出来,听说遵义这个逍遥洞适合避暑度假,所以一大家人就都来耍了。来了以后真的没有让我们失望,确实就像天然空调,太凉快了,以后夏天我们还会再来。

  夏季有逍遥洞、“天然氧吧”大板水森林公园,春秋季可以进行采摘游的勤乐村水果基地……乡村生态游不仅拓宽了当地农民致富的途径,还体现了红花岗区为市民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决心。“现在我们一家人每个周末都会到周边农村游玩,既打发了休闲时间又呼吸了新鲜空气,生活很惬意。”家住红花岗社区居民张学芬感叹道。

  日渐兴旺的生态旅游,游客和市民朋友到底有多追捧?位于遵义市中心城区西部远郊的大板水森林公园给出的一组数据颇具代表性。

  两年多前,该公园只有2台游客观光车,但由于客人冷清,2台车大多数时间都闲置着。电瓶、发动机等零部件老化严重,而今年4月8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大板水公园时看到,公园门口的观光车已经增至30多台。不仅数量剧增了,在公园门口等候上车的游客也明显增加。景区公路上,不同颜色的观光车往来穿梭,该公园一扫过去游人冷清的阴霾。

  大板水森林公园观光车数量增长的故事只是近年来红花岗区绿色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红花岗区区委书记姜灵春说:“今后红花岗区将继续大力发展一批生态旅游大项目,挖掘、整理、升华森林文化,提升红色文化品位,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以独特的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吸引游客,使之成为提升城市品位和生态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采访手记

  山绿了,水清了,人民生活舒心了……走在红花岗区的土地上,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印证着红花岗区近年来的发展道路——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下,不仅成功走出了一条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成功之路,也使得“黔北明珠红花岗”日渐成为越来越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大游览度假胜地。目前,红花岗区生态城市框架带动生态旅游开发、拉动多元化投入、联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红花岗区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突出“特色、古色、绿色”,形成生态旅游产业带和产业链,使遵义老城与生态旅游共同组成的新型旅游景区,成为“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游得欢心、玩得开心、购得舒心”的“绿色生态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