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铜仁”的多维解读

08.11.2014  11:03

    幸福是什么?

    “我的幸福是在工厂当蓝领,拿工资,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自来到铜仁市碧江经开区的“百丽鞋业”上班,杨丽脸上挂满笑容。

    在梵净山下的寨沙侗寨“曹妹山庄”老板娘曹恩旭眼里,幸福就是“吃‘空气罐头’,喝优质泉水,迎更多游客。

    对于德江县高家湾农业公园的张顺妮来说,幸福则是“当上了新型‘三金’农民,流转土地收租金,企业打工挣薪金,入股合作社分股金。”……

    幸福,不止这些。

    幸福是系统工程,幸福是综合指数。幸福,是撤地设市后新一届铜仁市委、市政府给铜仁人民的庄严承诺。从市委一届一次全会提出“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到一届六次全会“建设人民享有美好幸福生活的城市”,为民谋福祉的基调一直不变。

    行走铜仁,乡村美,产业兴,城崛起,民安康,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激扬旋律里,跳动着生动多彩的幸福音符。

    多维解读“幸福铜仁”,切实感受激情跨越。

    时空维度:从边缘到前沿,构建贵州向东开放桥头堡和武陵山区发展高地

    9月22日上午,玉屏田坪,随着轰隆一声巨响,铜玉铁路第一标段江口隧道顺利贯通,成为该铁路第一个贯通的隧道。

    铜玉铁路是我省地方投资为主的第一条城际铁路,于去年底实质性开工,计划3年半建成通车。届时,铜仁将“牵手”从玉屏入黔的沪昆高铁,迎来“高铁时代”。

    历史上的铜仁,因水而兴,舟楫往返,商贾云集。但陆路兴起,水运阻隔后,铜仁逐步被边缘化。几年前,铜仁仅有过境玉屏的沪昆高速28公里,湘黔、渝怀两条过境铁路118公里,是全省交通基础设施最为滞后的地区。

    如何走出边缘?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视角独特:“如果只从省内发展格局来看,无论如何都是边缘,难成重点;如果从全省开放的大局来看,铜仁无疑是向东开放的‘桥头堡’;如果从省际区域来看,铜仁地处重庆、长沙、贵阳三大城市的接合部,区位独特,潜力巨大。

    思路变,区位变。撤地设市以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打通战略性通道作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基础来抓,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方面,铜大、杭瑞、思剑高速通车,另有安江、沿德、松铜等3条高速在建,届时将实现“县县通高速”。

    铁路方面,铜玉铁路有望向湖南张家界方向延伸,渝怀铁路将建复线,过境德江的昭黔铁路有望尽早实施。

    航空方面,总投资4.29亿元的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已完工,已开通至贵阳、广州、北京、长沙、深圳等航班。规划中的黔北机场将落户德江。

    水运方面,整治乌江航道,建设沿河、思南水运港口及沙沱、思林水电站过船设施工程,届时,千吨级船舶可直通长江黄金水道。

    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区域性机场、内河航运和县乡公路相匹配的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极大地拉近了铜仁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铜仁,正从边缘走向前沿。

    这种“前沿”不仅仅是在区位上,更深刻反映在产业发展上。

    该市突出“”的思维,整合资源打造黔东工业聚集区,在全市打造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高新区,边远山区变成了投资热土。

    “黔东门户”大龙开发区,厂房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产业风生水起。三年前,湘企中伟集团抢滩大龙,总投资3.2亿元建设玻璃制品项目,目前年产达10万吨,产品供不应求。董事长邓正明对选择投资大龙信心满满,“政策环境优,区位优势强,发展前景好,市场需求大。”据悉,大龙开发区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56家,形成了以冶金、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产业。

    通过市场无形的手,行政区划的界限模糊了,区域经济功能凸显了。大龙开发区还和相邻的湖南新晃自治县共建武陵山大(龙)新(晃)经济协作示范园,通过资源共享、交通共用、市场共建,加强跨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铜仁在武陵山区异军突起。上半年,该市GDP增速达14.4%,居武陵山区6市州首位。从总量看,继超过湖南湘西后,首次超过湖北恩施,居武陵山区第二。

    这一现象引起周边地区的高度关注。一时间,兄弟市州纷纷来访取经。去年底到今年初,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湖南省委副书记孙金龙等湖南党政高层相继走访铜仁大龙,求解铜仁崛起密码,深化省际经济协作。

    “当好全省的开放前沿,在开放中实现铜仁的区位价值。”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表示,将紧扣全省主基调、主战略,深入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推进“两区一走廊”产业布局,让铜仁在武陵山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