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22.08.2021  20:23

担当显本色 实绩践使命

——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8月9日,记者走进平塘县甲茶镇团结冗阶组看到,镶嵌在绝壁上的通组路形如玉带。

  这条不过3.9公里长的道路,从动工到通车却耗时18年。在漫长的18年里,团结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长武带领村民苦干实干,结束了祖辈肩挑背驮、翻山越岭的历史。

  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贵州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以担当彰显党员本色,用实绩践行初心使命。

   问计于民 时时想在前

  “北有小岗,南有顶云。”43年前的关岭自治县顶云乡,农民吃了上顿愁下顿,生活十分贫困。1978年,顶云乡以“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发端地。

  43年来,顶云乡的党员干部们依然怀着“要想不挨饿,无论如何都要干”的坚定信念,在改革中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绝境中谋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贵州广大党员干部的奋进底色。

  2014年以来,六盘水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探索,有效盘活了资源,实现产业连体、股权连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六盘水“三变”改革连续三年被纳入中央一号文件。

  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曾是个“村穷、民贫、地荒”的国家级二类贫困村。穷则思变,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带领村民共商成立“村社一体”合作社,将零散的土地重新集中起来利用,全村得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发展,如今村民的“钱袋”一天比一天鼓,生活一天比一天富。

  顶云经验、六盘水“三变”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创新,让“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熠熠生辉。

   问需于民 处处走在前

  “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这是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杨波立下的铮铮誓言。

  11年来,杨波在贵州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恶劣,曾是国家级一类贫困村的海嘎村坚守,在5次轮换机会面前选择留下。

  在他的带领下,海嘎村从过去的遍地茅草房,变成了家家住“洋房”,人均总收入从2010年的1600元增加到如今1万多元。

  这是贵州万千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以舍我其谁的自觉与担当,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

  在脱贫攻坚征程中,他们奋战在脱贫一线,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实打实的成绩、心贴心的服务,赢得群众信任,涌现出黄大发、邓迎香、文朝荣、姜仕坤等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全省各地纷纷把“最能打仗的人”选派到乡村振兴一线,带领广大群众共商良策,共谋发展。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他们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下属单位、深入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着力解决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问效于民 事事干在前

  日前,走进开阳县硒城街道中山社区,社区内干净整洁,草木葱茏,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中山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共治”五个工作路径,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法治化、智能化、特色化和精细化水平,获得社区居民频频点赞。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将人民心中的急难问题放在心上,永葆为民情怀。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抗灾救灾最前沿,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使命在肩、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狠抓民生实事,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民生实事,样样稳步推进,件件落到实处,谱写下笃行实干的时代篇章。(记者 马红梅)

[责任编辑: 刘昌馀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