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4年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引领转型升级

10.02.2015  10:08

  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繁忙的模组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李勇 摄

   激活创新动力 推动转型升级

  2014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省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适应新常态,打好主动仗,着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批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科技支撑引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贵州科技新亮点

  ——一批具有创新增长潜力的重要科技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增幅预计全国第四,其中,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增幅预计全国第一。2014年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05.7%,增幅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34.9%,增幅居全国第二;技术市场交易额增幅居全国前列。

  ——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落户贵州并启动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从无到有,精彩亮相,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获批建设。

  ——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跻身先进行列。贵州首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1.1类化药新药“替芬泰”获临床批件,并正式进入临床研究;贵州科农生态环保科技公司“一种用于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的人工土壤及其制备方法”等7个项目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为贵州获奖项目最多的一届。

  ——一批创新型企业茁壮成长。遴选了11家创新型领军企业和89家科技小巨人及成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截至去年底,贵州共有14家科技型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2014 收获数字

  人才

  2014年,我省聘任100余名省内外省级科技特派员,与省内各市州、县的9000余名科技特派员一起,通过“项目带动、跨区联动、利益驱动、制度保障、顶层示范”等措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省科技活动人员6.91万人;R&D人员3.61万人,居全国第26位;万人R&D人员10.3人,居全国第30位。现有“千人计划”专家5人,4名科技人才进入国家“万人计划”,1人入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4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两院院士4人。

   支持

  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00家,现有创新型企业134家。

  2014年,我省通过整合科技资源,搭建了全省统一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全面的一站式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服务环境。自9月份平台启动以来,通过平台遴选出了贵州省首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9家、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70家,并对89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及小巨人成长企业出资2110万元采取后补助方式予以大力支持。

   平台

  全省共有4个高新区(国家级1个),今年1至9月,全省高新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85个,签约资金约594亿元,到位资金约171亿元,新增入园项目176个,完成工业投资约128亿元,实现规模以上(万元口径)工业总产值约242亿元、税收约16亿元,区内从业人员新增7551人。2014年,4个高新区共实现工业(规模以上)总产值2665.3亿元,招商引资项目242个,签约资金772亿元,到位资金258.7亿元,新增就业9979人。

   政策

  调整制订了“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升级版,发布了《贵州省创新型领军企业遴选及培育办法(试行)》,制定了《推进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意见》、《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科技保险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专利奖评奖办法》、《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实施办法(试行)》和《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实施细则(试行)》;起草了《贵州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草案)》。

   科技改革激活创新动力

  2014年,我省围绕突出市场需求、提高绩效、简政放权和科技服务,着力推进科技改革,激活创新动力。

   突出市场需求导向

  形成“需求—项目—成果—产业—资金”为主线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搭建贵州省技术市场平台,对征集的科技需求和成果择优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建立多部门的协同创新机制,合力推动科技创新。

   注重创新绩效

  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和探索科研经费投入方式,整合原有近30个省级科技计划,设置了基础研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支撑、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和科技平台及人才团队建设等5大计划。加大科技创新后补助和基金支持力度,出台了《贵州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后补助管理暂行规定》。

   主动简政放权

  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探索科研项目评审方式,以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为试点,科学设定指标体系和标准,建立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网上全流程管理系统,实行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或专家黑名单制度。各部门互通信息,有效减少了科技资源分散、重复和浪费现象。

   强化科技服务

  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激发各类科技服务主体活力。

   科技招商拓展开放空间

  2014年,我省深化科技开放合作,着力加强科技招商和招财引智。

   科技园区

  成为科技招商重要平台

  前三季度,全省4个高新区(国家级1个)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85个,签约资金约594亿元,到位资金约171亿元;全省4个国家级、39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共实现产值71.4亿元。全省4个国家级、3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与省内外230余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建成了4万亩技术核心区、16万亩示范区和100万亩辐射区,园区总产值达到76.7亿元。

   重大科技项目

  研发机构纷至沓来

  京东电商产业园、“黔中声谷”呼叫中心产业基地等标志性项目开工建设。正在建设中的贵州科学城吸引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30余家科研院所和机构计划入驻;与英国巴茨医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金域集团等合作组建了一批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和研发机构。

   引进培养高层次

  创新人才及团队

  在企业和科研院所新布局了15家院士工作站,新认定25个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支持建设博士后工作站14个,我省4名创新人才今年进入国家“万人计划”,引进了一批国内外专家,其中1人入选国家 “外专千人计划”。

  支持建设了25个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5家院士工作站和14个博士后工作站。

   科技服务提升创新能力

  2014年,我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着力提升创新服务能力。以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为重点,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

   后补助新政惠及

  服务机构服务平台

  制订了科技服务后补助办法,根据科技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效果给予资金补助。新增孵化面积51.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43%。目前我省国家级生产力中心达到10家。

   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迈上新台阶

  目前,我省大型仪器资源分散、封闭和低效状况初步改善,全省原值6.6亿元的1257台大型科学仪器进入大仪共享平台,83台大型科学仪器进入国家开放共享目录,381台大型科学仪器加入“西南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共享效果较好的24家机构的366台入网仪器对外共享率达40%。

   研发机构平台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2014年,我省布局建设了5家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1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了科研院所改革专项资金,支持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发展,制定了《推进科研院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意见(试行)》。

   科技金融铺就加速跑道

  2014年,我省大力深化科技金融工作,着力解决企业创新融资难题,综合运用基金支持、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有潜力、市场前景好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基金发挥财政资金

  引导放大作用

  出台《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资3000万元参与国家组建农业科技园区联盟基金,整合资源推动贵州现代农业发展。

  省科技、发改部门会同市州政府设立了天使投资基金、现代服务业创业投资基金、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和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等15支基金,基金总规模约15亿元,为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及上市前投资各个时期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省财政设立了1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今年意向融资金额8100万元。

   强化金融机构合作

  拓宽融资渠道

  与省保监局开展合作,对科技型企业关键研发设备保险、产品研发保险、科技产品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等10余个险种开展后补助。

  与贵州银行建立优质科技项目库、科技金融专家库。2011-2013年贵州省实现专利权质押贷款13.23亿元,2013年质押贷款金额在全国排名16位,2014年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得850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成为我省最大一笔专利权质押贷款。

   投融资服务

  助力中小型科技企业腾飞

  2014年,我省以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为重点,积极为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业创新提供创业投资、科技担保、科技小贷、上市辅导、增值服务等投融资服务,推动贵州威门药业等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市值总计35亿多元。充分发挥省级科技风险投资资金“母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省内外资金近9000万元参与全省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今年为全省134家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21亿元。

   创新主体推动“四化”同步

  2014年,我省不断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成为“四化”同步的强大动力。

   企业创新梯队

  实现集群发展

  2014年,我省启动实施了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推动企业梯队建设、集群发展,已遴选了11家创新型领军企业、89家小巨人和小巨人成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政策,对65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共计约6.82亿元,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8305万元,共认定了65家企业投入研发费用6.9亿元,2014年可为企业落实税前加计抵扣研发费用8700余万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09亿元,同比增长27%。

   农村信息化建设

  开辟发展新路

  与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相结合,我省依托贵州农经网在各县、乡(镇)的各级机构合作,推广农村基层信息化培训、产品代购和配送服务。成功举办了生态农产品网上展示交易会,搭建了农高网展示交易平台,5000余个农产品上线展示和交易。建立了一批特色产业链为支撑的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示范基地。

   文化旅游城市

  建设可持续发展共同发力

  我省积极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旅游发展,景区智慧旅游示范区管理、营销水平和游客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围绕煤层气、页岩气资源,草海湿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万山特区资源开发与转型发展,大气、土壤、流域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组建研发平台,集约治理水气渣,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全省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

   知识产权护卫创新发展

  2014年,我省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助推成果转化、产业化和企业创新发展。

  搭建了统一的贵州省技术市场平台。已筛选成果5247项、征集企业科技需求852项、入驻中介机构83家。搭建了覆盖全省主要工业企业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动成果拥有方、需求方以及科技服务机构的有效互动与合作,举办首届贵州省专利技术拍卖活动。认定了56家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其中7家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27家企业进入贵州企业100强,占入围工业企业数的39.7%。全年共查处专利案件772件,同比增长112.7%。处理专利侵权案件33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696件,同比分别增长312.5%和96.1%。全省新增3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省地理标志产品增至140个。

   2014 科技关键词

  部省会商

  2014年,科技部贵州省部省会商事项扎实推进。贵州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两家大学科技园升格为国家级,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首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1.1类化药新药“替芬泰”获临床批件。

   科技投入

  2014年,我省以绩效为目标的科技投入方式改革取得突破。省级财政研发投入保持了20%以上增幅,省级财政研发资金约40%用于科技创新后补助。

   新三板

  2014年,科技金融成为助推我省中小企业成长进入“新三板”挂牌的重要力量。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14家科技型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其中科技金融持续支持8家,市值额约占总额的90%。

   高新技术产业

  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保持了20%以上增长速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30%以上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重大创新工程

  2014年,设计规划20万平方米的贵州科学城核心区已完成19万平方米工程量,世界最大口径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工程主体合拢。

   农村信息化

  2014年,我省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初见成效。结合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携手京东集团打造服务全国的首个电商食品安全云平台。

   科技产出

  2014年,我省科技产出成果丰硕。全省发明专利申请8203件,同比增长105.7%,增幅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授权1047件,同比增长34.9%,增幅居全国第二;全省发明专利申请6500件(预计),同比增长63%;发明专利授权1020件(预计),同比增长31.4%,增幅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