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禹用道家智慧诠释新“富有”

11.07.2014  11:07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郭邱磊)“什么是富有?拥有巨额资产就是富有吗?”7月10日,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先生在“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论坛中提出这一问题,立即引起现场嘉宾的深思。

生态坏境中物种越多,人类越富有。”张继禹解释道。据张先生介绍,“道法自然”是道教中“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一直以来,道教从“道法自然”的整体观念出发,十分重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关系。那么,在面对席卷全球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人们该如何将道家思想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呢?

人们可以试图从中国古老而富于智慧的道教思想中解决人类生态困境之道。”张先生说道。

随后,张先生向大家讲述了“不得焚烧野田山林”、“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等道家思想。从而引出在道家思想中人与万物是平等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种都具有自身价值的思想理念。他表示,道家对物种生命尊重的价值观有益于现今对生态的保护、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值得现代人深思与遵循。

当谈及现代人如何利用道家思想保护生态环境时,张继禹先生说道“返璞归真。”张先生表示,如今自然界的环境严重恶化是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的。张先生严肃的指出,在工业技术发达、物欲享受至上的今天,很多人的生活目标就是以占有使用更多的生活资源来彰显个体的生存价值。“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人类的职责,大家应该响应低碳生活和简朴的生活方式,如果人人都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状态对待生活,那么人类的生活就会因简朴而变得简单。

然而,在现代物质生活富裕的生活中如何实现返璞归真呢?张继禹先生淡淡的笑道:“很简单啊,日常生活中少用一度电、少耗一张纸、就连住酒店时少用一块毛巾,这些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是为生态保护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