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急先锋”做“顶梁柱”

23.03.2016  11:07

  开好头 起好步

  ——白云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计划扫描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白云区守底线、走新路、打造升级版,奋力建成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的起步之年,我们要突出抓好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统筹推进贵阳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的建设,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2000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努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近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云区委书记杨明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围绕这一目标,白云区将着力抓好七方面的重点工作——

  在加快推动创新发展上,通过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推进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的核心区建设,推动平台创新;通过推进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贵州商学院黔青梦工厂等建设,推动载体创新;通过向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引导民间资本开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推动要素创新,进一步激发、释放社会创造力,发现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上,突出抓好建成项目达产、新建项目开工、在谈项目落地,确保重点项目投资增长20%以上,投资90亿元以上,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同时,通过加快城市商务区、智慧商圈和社区便民网店建设,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绿色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等,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充分挖掘各种增长潜力,为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上,该区将围绕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围绕高新区901等重大项目积极对接下游配套企业,建成3800座席呼叫中心,推进大健康产业园、蓬莱电商谷等建设,做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引导发展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加快推动食品医药、新材料从特色优势产业向重点支柱产业跨越发展,推动“互联网+”行动,做强优势企业;全力打造好山地旅游业和山地都市农业,做精传统产业。

  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上,全力推动三区两县同城化发展,加快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大力拓展区域合作;利用大数据精准招商安商,力争引进3—5个标志性、引领性的龙头项目;大力推进重点攻坚,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工作,以大数据推动简政放权,努力营造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

  在推动生态文明升级上,该区将通过实施好“蓝天、碧水、绿地、清洁、田园”五项行动计划,抓好生态治理,实施公园建设行动计划,建成44个公园城市,严格落实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继续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以大数据管理为核心,强化生态监督。

  同时,该区还将继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园区办对园区建设、项目引进、项目服务、事项落实的统筹职能,全力打造“七个+”生态型风情小镇建设,加快推进贵铝、南湖、共南等片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街区和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青山路、关云大道、青龙大道等路网建设,继续加强市容市貌秩序常态化管理,加快城市地下管网改造,高标准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和城市建管水平,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此外,该区还将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实施精准扶贫,建立区级扶贫融资平台,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率先在全省、全市实现低保线和脱贫线“两线合一”。通过积极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加城区、乡镇班级、学位,强化公共服务;推进棚户区改造、抓好充分就业、加强老旧居民区改造等,筑牢民生底线,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 梁婧

  大计谋而后定,大势察然后行。

  根据中共白云区委关于制定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今后五年,白云区将以“工业化、城镇化、创新驱动、大数据引领”为主战略,以“守底线、奔小康、打造升级版、奋力建成贵阳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为总目标,突出抓好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通过“数治白云”,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创新示范区、经济发展创新示范区、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建设,在贵阳奋力建成创新型中心城市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

  回望“十二五”,白云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扣“主基调”、实施“主战略”,把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白云人凝心聚力、不懈努力,在奋力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社会治理升级版、党的建设升级版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五年,白云区着力谋发展、求突破,各项指标攀升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市、区)综合测评中,从过去的第24位跃居全省第一;

  这五年,白云各项工作争先进位,率先成为“全省首批同步小康创建达标区”,在17个千亿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白云经济开发区居全省第一,在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综合考核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居全市第一;

  这五年,白云各个方面竞相出彩,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县”“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

  ……

  奋进结硕果,扬帆启新程。

  站在历史新起点,白云区将按照市委“一个目标、三个建成”的总体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向改革开放要活力,向科技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牢牢把握六个方面战略任务,强力推进,实现突破,奋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格局——

  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元支撑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新兴产业壮大发展,把大数据作为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快速提升的强大动力;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全力推进电商产业园、蓬莱电商谷建设,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提升以蓬莱仙界为核心的复合型观赏农业示范园区;

  打造绿色发展、环境优良、生态宜居的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基本完成生态文明社区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科学的区域性生态屏障,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群众生活方式向资源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打造功能完善、品位提升、产城互动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注重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三区两县同城化;拉大城市框架,加快“三城五园十八镇十九寨”建设,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力争城镇化率达90%左右;提升配套功能,建设智慧乡镇(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商圈,农村电网实现“户户通”;

  打造更加开放、动力增强、跨越腾飞的内陆开放型城市。搭建新平台,紧盯京津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加大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总额达1200亿元以上;探索新模式,健全区级投融资平台公司机制,推广PPP等多种投融资新模式;

  打造保障有力、公平正义、安居乐业的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通过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5万个等方式促进就业创业;完成大扶贫战略行动等夯实社会保障;打造优质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普及十五年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多措推进健康白云建设;突出抓好“两严一降”和禁毒战争,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打造白云印记、白云特色、白云标识的人文城市品牌。推进“乡愁白云”、“诗意白云”的打造,挖掘白云文化记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入开展“和合贵阳白云正能量”等系列活动,打造诚信白云。

  本报记者 梁婧/文

  白云区今年创新发展的五大看点

  大数据

  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全力加快推进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实施10个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个成果转化项目,扶持5家创新型企业、小巨人企业,新增2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力推进建设大数据创新平台,支持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求是创客空间、贵州商学院黔青梦工厂等建设;

  利用大数据精准招商引智安商助商,力争引进3—5个标志性、引领性龙头项目;围绕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大力引进和培育数据存储、加工、增值应用企业,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建成3800座席呼叫中心,信息产业产值达到70亿元以上。到2020年,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建成智慧乡镇、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商圈、智慧交通。

  大扶贫

  按照“十个精准”、“六个高一格”、“七县四部一区十九寨”的目标,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建立区级扶贫融资平台,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投入300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实施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十项行动”;创建2个市级扶贫示范村;率先全省、全市实现低保线和脱贫线“两线合一”,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越过4300元。

  大生态

  强化都溪河、高山河、大路河、麦架河等流域水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同时加大生态修复、河道治理、造林绿化等工程建设;实施公园建设行动计划,建成城市公园44个,推进房屋立面和屋顶绿化,建成一批新型立体绿化试点小区;继续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以大数据管理为核心,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到2020年,建成100个以上森林、湿地、城市、山体、社区公园,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50%。

  大旅游

  全力打造好山地旅游业和山地都市农业,着力培育山地养生、休闲、运动、观光、体验等山地旅游新业态,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及酒店、客栈、特色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打造蓬莱仙界、贵阳欢乐世界等一批知名旅游景区景点,不断丰富旅游配套,扩大旅游接待能力,力争旅游总收入完成逾44亿元,同比增长18%。

  大健康

  继续推进大健康产业园建设,推动拜特二期、富美生物、国药集团、九州通等重点项目投产达产;依托“三山三河八湖”及温泉资源,打造休闲大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