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

04.06.2014  21:08

一、概况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彝族有83.4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2.4%,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65%,主要聚居在黔西北的毕节市和六盘水市,安顺市、贵阳市、黔西南自治州也有部份彝族居住。

贵州彝族聚居的黔西北,地处滇东高原与黔中高原的过渡斜坡地带,属乌蒙山脉中段,是贵州著名的高寒山区。境内山峦叠嶂,地势陡峭,到处是崇山峻岭,赫章韭菜坪,海拔高度达2900余米,为全省最高峰。这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煤、磷等,煤以六盘水煤田和织纳煤田的储量最为丰富,有“黔西煤海”之称,保有储量占全省总保有储量的73.6%,且煤种齐全。磷矿主要分布在织金、金沙等地,其中织金磷矿占全省储量的一半以上,质量良好,是制造各种磷肥的优势原料。这里河流纵横,流域面积广,水流湍急,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彝族地区风光秀丽,景姿各异,有著名的草海、织金洞和“百里杜鹃”。草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织金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第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百里杜鹃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人们旅游、观赏花卉植物的胜地。

奢香夫人是著名的彝族女政治家,是我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王朝贵州都指挥使马晔,执大汉族主义偏见,视奢香为“鬼方蛮女”借故制造事端,把奢香抓到贵阳,用彝族最忌讳的侮辱人格的手段,“叱壮士裸香衣而笞其背”。欲以此逼奢香造反,然后趁机出兵,企图打击以彝族各部头领为突破口,从而“代以流官”、“郡县其地”,达到邀功朝廷,专横贵州的目的。为此,水西“四十八目”愤怒集于奢香军门,愿以死起兵报仇。但奢香没有中马晔的奸计,而是审时度势、深明大义说服了水西四十八部,“反非吾愿”。并在贵州宣慰同知水东首领刘淑珍的帮助下,忍辱负重,甘冒风险,亲自进京告御状,揭露马晔罪行。朱元璋将马晔调回京治罪,使水西地区避免了一场战祸。奢香与马晔的较量中兵不血刃,洗雪了挞辱,金殿胜诉,以巾帼英雄之气魄,反对分裂,消弭战乱,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此后,她率领水西各族人民积极开修驿道,建立了九驿站,沟通了内地与西南交通,加强了贵州与中央的联系。她还让其子到南京国子监学习汉学,回到贵州创办汉学,引进中原文化,促进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奢香病逝,年仅35岁。

 

二、文化和风俗习惯

文化艺术     彝族有文字,并世代传承。音乐独具特点,舞蹈从来与歌相伴。舞蹈有“铃铛舞”、“酒礼舞”、“海马舞”、“腰鼓舞”等,戏剧有“撮泰吉”。器乐有唢呐、月琴、口弦等,月琴曲调丰富,其代表作为彝族民间文艺家代俄沟兔汝搜集整理的《月琴曲集》,较为系统地反映贵州彝族月琴曲的风貌。

工艺美术     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工艺品以披毡、漆器、咂酒等最为著名。

居住     贵州彝族的居住特点为大分散、小聚居。自然村落大都选择在高山平台或高山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通常几户至几十户人家形成自然村落的聚居带。住房有柱房、土墙房和石墙房。

服饰     女服饰有长裙、无饰长衣、长花衣三种类型。着长裙时,腰系折布腰带,上穿左衽短衣,短衣的领口、袖口、肩部和胸前均镶嵌有绣制的各色花纹图案。男装多上穿对襟短衣,下着“八幅”大裙裤。

节日     主要有年节、火把节、赛马节。年节,时间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彝族以十月为岁首,故以其作为年节。届时,要打扫房屋,在神龛上插两小枝黄松枝,在堂屋内地面铺上新鲜的松叶,燃放鞭炮迎接祖先回家过年。火把节,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白天,人们杀猪宰羊祭祀祖先。夜晚,男女老少都手执火把,游行于村寨和田间。赛马节,时间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

 

三、“十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古代文化的一颗明珠,不按月亮盈亏为周期,而是以地球绕太阳为周期,故称“太阳历”。十月太阳历有两种观测方法,一种是以观测太阳运动来确定冬夏,另一种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寒暑。它是以一年为10个月,一个月为36天,用十二属相轮回纪日。由于每月日数相等,不分大月小月,便于使用和记忆。同时,由于彝历是根据太阳、北斗来定冬夏、明寒暑,便可把一年内季节分得十分准确。因此,民俗研究者把“十月太阳历”称赞为“文明的十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对中华民族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

 

四、彝族语言、文字、古籍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分为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六大方言,贵州彝语属东部方言中黔西北次方言和盘县次方言。黔西北次方言主要分布在大方、毕节、威宁、赫章、黔西、织金、金沙、仁怀、清镇、关岭、六枝等县和水城、纳雍两县的部分地区。盘县次方言主要分布在盘县、普安、晴隆、兴仁、兴义和水城的部分地区。彝语的使用情况与居住区域有一定关系。从年龄结构看,老年人说彝语的频率比年轻者高,从性别上看,女性说彝语的频率比男性高。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史称“爨文”、“韪书”、“罗文”、“倮文”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彝文创自何时,无明文可考。现今见于有明确年代记载的彝文,最早是今存于大方县的明代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所铸的彝文大铜钟。但铜钟上所铸的彝文,已是极规范化的文字。从文字产生的规律分析,彝文的产生远在此前。对于彝文的性质,国内外学者说法不一,总的来说,有象形、表意、表音,以表意为主兼有表音特点的综合型文字等诸种说法。但一般认为,彝文是由象形文字发展到表意文字。

贵州是全国彝文古籍最多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民间珍藏的彝文古籍约3000余册,加上毕节地区已收集700余册,总数约4000余册,有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天象历法、医药等,内容极其丰富。彝族文献大都是手抄本,在内容上往往多学科并叙,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特点。其体裁大多用五言,部分也用七言或长短句。这些典籍,不仅记录了彝族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及其历史发展过程,而且为研究西南民族的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贵州彝族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石刻和铭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代永兴寺铜钟、新修千岁衢彝文碑和水西大渡河彝文碑。

 

五、布摩

“布摩”是彝语音译,意为“长老师人”。他是彝族社会的宗教职业者,同时又通晓彝文,编写、保存和传播文化典籍,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彝族先祖独特的文化创造历经岁月,传承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布摩这一民间知识群体所起的历史作用。布摩是彝族社会里君长的重要谋士和决策者,并因其司祭祀、决占卜、主盟誓,亦是彝族社会的执掌神权者。千百年来,布摩一直担任着讲述历史、传达知识、规范行为、维护社区、调节生活等多重社会文化教育角色,在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承袭有着严格的师承教育惯制,一般以世承家学为主,以拜师学业为辅。彝谚云“跑得快的是骏马,懂得多的是布摩。”布摩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贵州彝族地区的布摩,目前仅有百人左右,多为60岁以上,未脱离生产劳动,一般只在闲时才从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