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多彩贵州文博会 “非遗”照亮文化创意产业

25.07.2015  12:23

     核心提示

    7月24日,首届多彩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后简称“文博会”)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拉开帷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贵州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简称“非遗”)代表作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653处,市(州)级名录1000余项,县级名录4000余项,“非遗”当仁不让地成为本次文博会上的主角。随着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的正式开园,一个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随之揭幕。

    作为一座多功能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简称“非遗馆”)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收藏、利用、展示、科普、教育、培训、交流、传播、文化娱乐和休闲体验于一体。

    在本届文博会上,以贵州本土“非遗”文化为依托,秉承做“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思路,结合展示展演与互动体验模式,“非遗馆”的展区内汇集了省内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按照相似性进行划分空间,左侧1400平方米的展示厅与右侧1800平方米的传承厅动静分区,以一种新的视角展示贵州各民族文化与生活的多样性、独特性和原生性。

    本届文博会,以“文化促发展创意赢未来”为主题,旨在将非物质文化、民族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通过包装与改进,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非遗不但由此得以保护和传承,更产生了更多的文化创意。本届文博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贵州的文化创意与非遗、城镇化建设、科技、旅游、生态农特、综合服务等相融合,借助多彩贵州品牌的力量,产生更大的发展动力。

     现场展演与“非遗”体验

    生长在山水之间的贵州建筑,无论是苗寨的吊脚楼,侗寨的鼓楼、风雨桥,还是屯堡院落、民居,都承载着许多贵州文化印记。走进位于正厅的“非遗”展示馆,传统技艺和“非遗”精粹在第一个展区汇集。侗寨鼓楼、风雨桥的微缩景观首先映入眼帘。

    鼓楼和风雨桥,都对“木头”情有独钟。一位老木匠准备新建鼓楼或风雨桥时,从选址、定位、备料、开工、营造到竣工,若干道复杂的工序凭借的全是经验和眼力。雄伟的鼓楼和宏大的风雨桥,修建过程不用一钉一铆,只用大大小小的条木进行咬合,然后用木榫衔接。更让人惊叹的是,工匠们从来没有建筑图纸和测绘仪器,他们用家族传承和民族记忆,在侗乡大地上缔造了一座座木构殿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身于贵州平塘的牙舟陶,浑身散发着贵州高原独有的粗粝和典雅气质。在布满了自然之色和古朴之香的牙舟陶身上,传奇的历史和炉火纯青手艺,使牙舟陶成为全国十大名陶之一。

    走出传统技艺和美术类“非遗”精粹展区,移步换景便是传统医药与体育类“非遗”精粹展区。这里又是一番新的景象。

    “贵州无闲草,黔地多灵药”。上苍厚爱贵州,给予这片土地青山环绕的生态环境。只有在这样的土地上,才会生长出无数稀罕珍贵的药草。苗族医药,历史悠久,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三千苗药,八百单方”的说法。此外,水、瑶、布依等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养身法则。

    为了强身健体,除了民族医药,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生活中还创造出了丰富的竞技文化,如:侗族摔跤、月牙铛、苗族射弩、瑶族打陀螺、布依族高台狮灯舞、赛龙舟等。这些竞技类“非遗”正是贵州人的非凡智慧,他们在艰难而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限的乐趣。

    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类“非遗”精粹,也是此次“非遗”展区中不可或缺的重点。对于贵州的民间戏剧来说,田野是它的天然大舞台,山水是它的天然大布景,石阡木偶戏、安顺地戏、德江傩堂戏、彝族撮泰吉、思南花灯戏……父老乡亲是他们永远热情不减的观众。古歌史诗是其取之不尽的源泉,把记忆“”进古歌中,《亚鲁王》、《仰阿莎》、《珠郞娘美》,一代一代的民间戏剧艺人、传人,登上这个庞大的舞台,或扮神或扮人,口述千古事,手舞百万兵。

    还有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八音坐唱、芦笙舞、木鼓舞、转场舞,生长在贵州的歌和舞,都是从山水中获得灵感。而“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一年365天,贵州少数民族节日却超过了1000个。于是,节庆习俗与传统歌舞一起,洒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

    在本届文博会的“非遗”展示现场,还以现代化的音影技术将丰富的民族节庆舞蹈与参观者互动。参观者可以从LED荧幕上选择自己想要挑战的舞蹈,站在指定区域内便可以跟着镜头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