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情浓强队伍

08.04.2015  15:33

心安情浓强队伍

——关岭人才引进工作小记

    2014年10月,贵阳一中与关岭自治县民族中学签约,13位来自名校的老师与关岭从此结缘。

    2013年、2014年两年间,23名建筑类专业的大学学士引进到关岭自治县住建局,解决了该局10年未进一名大学生的“人才病”。

    2013年7月,108套单身公寓投入使用,让引进的人才不仅专有所长、而且居有其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近两年来,关岭自治县把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加强硬件配套建设,加大服务力度,强化沟通机制,做到人才请进来、人心安下来、人情浓起来、队伍强起来,共引进各类人才“211”以上203人,“985”高校90人,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股“新风”。

    学校越办越好 满意度越来越高

    一期项目246套商品房,均价2600元/平方米以上,开盘2个月后售罄;200余个商铺,均价6500元/平方米,抢购一空;二期项目314套商品房,正紧张施工,今年6月开盘预订……

    “把产业办到学校周边,贵阳一中的进入,无疑是馈赠我们的一个大礼包。”关岭中厦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元钢告诉我们,在房产低迷的大环境下,公司开发的“岭秀国际”楼盘之所以能逆水行舟,贵阳一中与关岭民中合作办校成为划船的桨。

    说到人才引进,贵阳一中帮扶关岭自治县合作办学无疑是个重彩。位于顶云新区的新关岭民中,离老城区7公里,占地421亩,目前有8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接近5000人。聘请贵阳一中人才团队为名誉校长、名誉副校长、名誉主任等,放手放权,让引进的人才团队在教学事务管理上充分发挥作用。

    “以前,工作不在状态,教师集中一栋楼办公,不管空间还是感情都和学生有距离,怕放学之后在食堂打不到饭和菜,很多学生在上课时自带餐具,不卫生又影响学习。教学管理也松散,问题不少,大家没心思抓教学。现在变化很大,不管校园面貌还是师生精气神。”民中高二(1班)班主任王恩奇老师说,他儿子中考时考取安顺二中,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就读民中,除了离家近的原因,民中教风、学风的新变化,他们一家人都看在眼里。

    “贵阳一中人才团队的示范,从观念和习惯,守时、敬业、勤奋、上进,改变了民中的几千名师生。”副校长郭峰介绍。

    实施严格的进出登记制度、以班级和楼层为单位划分教师办公室、统一就餐器具、引入2家餐饮店竞争食堂经营、严格晚自习、严把教学关……一连串的新招,让学校“魅力”大增,2015年吸引流失外县就读的学生1500余人返回关岭,周边人气聚集,推动商业及房地产业发展。受益的不止是师生、家长和地方经济,也让关岭人对这座城市增添了信心。2014年关岭群众满意度97.85%,排名全省第十三位。

    专有所用 作用越来越大

    在关岭自治县住建局会议室,当我们面对新进的大学生交谈时,这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散发出一种让人欣喜的朝气、大方、激扬,还有几分抱负、自信。

    “引进年轻人才,我们工作效率高了、作风好了,连我们都跟着年轻了。”参与座谈的县住建局副局长王岗喜笑颜开。住建局已经近10年未有新的“血液”注入,国家不断出台的建筑规范、标准及要求,一些老员工明显跟不上节奏。

    王岗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以前,住建局请专业的设计院设计一个项目规划图,住建局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作修改的话就要重新去找设计院,来来回回耽搁,有时甚至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人才办帮我们引进了建筑规划方面的人才,现在我们都是自己修改,节约时间,节约成本。”王岗说。

    “我们现阶段的工作就是,利用专业知识,协助整理项目资料、规范程序和制度,把一些基础工作理通理顺,我们会跟着前辈们学和干,尽快成长。”2013年引进的专业人才陈军,现在已经是关岭自治县花江镇镇长助理,感到肩上担子不轻。

    广开集智之路,广纳四方英才。近两年来,关岭制定“简化程序、特殊审核、绿色通道”战略,通过进高校面对面招聘和上网络扩大覆盖面等方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水利、住建、规划、教育、医疗等各专业领域“输血”,共引进各类人才近300人,“重发展先重人才”的观念在全县上下得到统一。

    一片“真情” 点燃干事激情

    走进关岭人才公寓,一室两厅一厨一卫,电视机、家具、厨具一应俱全,50平方米的“”很实用很温馨。用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韦锋的话说:他们的居住条件比领导干部还好。

    引进人才,还要“安才”“留才”。人才公寓是关岭人才引进工作中制定的优惠政策之一,引进人员可免费入住10年。

    “像我们这种家在外地,又是刚毕业的学生,最关心的就是房子,县里这样安排,让我们感到特别踏实。”2014年到关岭工作的龙周江告诉记者。

    不管在引进人才过程中还是引进人才后,关岭人才办始终保持一片真情,全身心当好人才“服务员”。经常走访探望引进人才,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遇到问题积极帮助沟通协调解决。

    “人才办对我们生活上很关心,前不久还组织相亲会,帮助解决我们的婚姻问题。”龙周江腼腆地笑着对我们说道。

    “人才办想得很周到,预先就给我们安排好住宿,还专门配备一辆车供我们老师用,让我们很方便,很暖心。”关岭民中教务处主任陆建英对记者说。遇上逢年过节,县人才办更是主动邀请团队人员一起过节,以缓解团队成员思家之情。

    “修大厦千层,人才是基石;筑长路万里,人才是栋梁。关岭山高路远,我们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用政策、用感情、用服务去做好招才安才扶才工作,才能对我们的家园有个交代。”韦锋如是说。

    知微见著,注重对人才引进并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一座城市的胸怀,也是一座城市的希望。(吴爱民 江富全 高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