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岗 我奉献 我快乐——省有色冶金系统部分全国和省劳模事迹

30.04.2015  19:28

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劳动模范无上光荣。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省有色冶金系统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这样的理念,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也涌现出一批批模范人物。2015年,有傅军、王志刚两位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谢祥、杨云等5位同志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他们不仅是省有色冶金产业的杰出代表,也是全省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以下是这四位全国、省劳模的简要事迹。

全国劳模傅军:世界先进是这样创造的

身穿绿色军装,在部队时,参加过战争,多次受到嘉奖,荣立二等功……
  脱下了军装,转业到企业工作,他照样出色,用创新的精神攻克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研发的铝工业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他叫傅军,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高级工程师。
  傅军是一名军人, 1981年7月入伍参加工作,1987年2月在广西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二等功。1996年7月转业至贵阳铝镁设计院工作后,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员工、优秀共产党员。傅军工作刻苦、学习认真、工作突出,期间还考得了国家一级建造师和国家安全工程师的注册资质,成功的从一名优秀的共和国军人转型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技术干部,在祖国的经济建设中大展宏图。作为单位技术工作的组织者,傅军目光长远,意识超前,通过管理模式变革和技术不断创新,使中国自主专有铝工业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首次走出国门输出海外;使中国的有色轻金属技术不断创新屹立在世界前列。
  2000年,中国自主研发成功的300KA级大型电解预焙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中国的设计管理模式和采用的标准是延续前苏联模式发展而来的中国模式和标准,与世界不接轨,不为世界认同。傅军组织进行了工程设计管理模式的变革,将当时设计单位普遍使用的传统“设计管理”模式改革为“技术许可与设计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不仅技术专利化,专利技术在世界是受到保护和承认的;而且标准国际化,所有设计文件采用国际标准,做了大量的标准收集和转化工作;还有服务延伸化,从单一的提供设计图纸到设计、采购、培训、启动、考核全方位服务。
  经过3年努力,在2003年成功签订印度巴拉特铝厂25万吨/年电解铝项目技术许可与工程设计合同。合同签订后组织专业团队完成工程设计、设备采购、现场服务、人员培训、生产启动、性能考核等工作,2005年1月通过了印度巴拉特铝厂极为严格的性能考核,项目顺利投产达标使世界震惊。该项目成功签约和实施是中国自主专有铝工业技术首次输出世界、走向海外,使中国完成了从铝工业技术引进国到铝工业技术输出国质的飞跃,该事项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有影响力的30件大事之一”。2005年傅军在刊物《中国有色建设》上发表的论文《工程设计管理的变革》在设计行业引起巨大反响,许多设计单位和工程公司借鉴此模式使中国自主专有技术走出国门输出海外。

通过印度巴拉特铝厂25万吨/年电解铝项目,不仅使“中国铝技术”走出国门,也带动“中国铝制造”使中国铝工业装备首次走向世界。电解多功能天车、氧化铝输送打壳下料机构、电解槽上部结构、槽控机、阳极组装编组清理等中国设备通过设计带动全面出口到印度,中国铝工业设备亦完成了从铝工业设备引进国到铝工业设备输出国的质的飞跃。“中国铝技术”和“中国铝制造”在印度彻底击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法铝彼斯涅技术”,中国自主专有技术的GY320KA电解槽与世界最先进的法铝AP30电解槽达到同等水平。自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自主专有铝工业技术在世界铝工业占有重要地位。

十多年来,“中国铝技术”和“中国铝制造”没有停下发展脚步,陆续输出到印度、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马来西亚、伊朗等亚洲国家,俄罗斯、罗马尼亚、冰岛等欧洲国家,委内瑞拉、巴西等美洲国家,享誉世界。
  傅军和他的专业团队,瞄准世界尖端,结合中国国情,不断研发有色轻金属冶炼自主专有技术,取得丰硕成果,带动整个行业从投资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发展,同时给传统的铝工业带来创新式的革命。

全国劳模王志刚:成绩是脚踏实地干来的

在七冶,上至集团公司领导,下到施工一线的普通职工,许多人都知道,七冶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兼经理王志刚,是个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善打硬仗的汉子。从基层施工一线的普通施工员、项目部带队人员、厂处负责人、项目部副经理、经理,每一个岗位他都干得有声有色,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今年46岁的王志刚, 1992年8月参加工作来到七冶安装公司。从参加工作起,他在工地上过了一年又一年,先后参加了云南铝厂、贵州铝厂、贵州水钢、四川阿坝铝厂、青海再生铝业、昆明铝厂、山东滨州铝厂、新疆众和、新疆嘉润、新疆神火等一系列大中型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先从技术工作做起,再到施工管理工作,每一次任务、每一个项目都能圆满完成,成为职工满意、领导放心的优秀施工管理者。由于他的坚韧和执着,在工作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公司赢得了一次次荣誉。 2006年9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他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得到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2011年3月,王志刚被调到新疆众和项目部工作。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克服了项目部距贵阳基地遥远,施工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人员、设备、资金严重短缺等困难,但王志刚有备而战,有效的施工组织,加班加点,带领广大施工指战员春节期间都坚持在戈壁滩中的施工第一线,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提前完成了新疆众和86台电解槽制作安装任务,并得到了业主的充分信任,为后续工程的顺利承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王志刚的突出表现,公司任命他为新疆分公司经理。他带领新疆分公司以“干优质工程、创一流业绩、让业主满意、树企业品牌”为工作目标,秉承七冶人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目标任务:近三年完成产值共计2亿元;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在干好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加强后期工程项目跟踪,并积极联系周边其它行业的项目,扩大经营范围,顺利承接了新疆嘉润、神火二期及天龙、庆华等工程项目,共计1.8亿元,为公司扩大在新疆片区的市场份额做出突出贡献。
  二十年如一日,王志刚以一份对本职工作和企业的拳拳挚爱之情,在施工一线的工作岗位上拼搏着、奉献着。每逢一项新的工程开工,或者一个新的项目要进行投标洽谈,他就像一台上足了发条的机器,每天从早转到晚,没有节假日,从不停歇。
  王志刚爱人常年在外地工作,父亲已去世,母亲多年前就瘫痪在床,十几岁的孩子还在上中学。他就是这样,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奔波在省内外各项目点上,把家和孩子交给岳母照顾,母亲则是弟弟在照顾,有人不解,他却无怨无悔,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省劳模谢祥:技术能手是刻苦钻研取得的

作为一名农民出身的大学生,谢祥分配到首钢水钢炼钢厂工作后,面对高温、粉尘、脏、累、险的炉前环境,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了转炉炼钢、连铸实际操作技能。工作半年的谢祥就取得了炼钢高级工等级证书。其后工作中,他技能快速提高,相继取得摇炉工岗位“操作能手”、炼钢工程师等任职资格。
  2012年,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优异的工作业绩,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并相继被聘任为炼钢高级工程师、水钢技师及高级技师考评员、国家第二十六技能鉴定所考评员。
  2006年11月,谢祥取得水钢公司级职工教育培训兼职教师任职资格,并组织和参与水钢职工岗位培训系列教材《炼钢及其相关专业岗位培训教材》编写,编写了教材中1-5、17共6章约8万字培训内容。受聘于职教中心兼职为职工转岗、技能提升培训班等培训教师。所培训的王庆文等近20人在全国、首钢、省市转炉炼钢工技术比武中均荣获佳绩。指导的10名工程技术人员也取得了炼钢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技能等级。
  作为炼钢技术带头人,在企业极度困难时期,谢祥牵头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实施科学炼钢,以科技进步支撑降本增效、降耗减排工作的开展。作为主创人完成的科技进步项目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奖2项次、首钢总公司科技进步奖4项次,六盘水市科技进步奖6项次、水钢集团科技进步奖13项次。
  多年来,组织开发了优质碳素结构钢系列、抗震钢系列等9个系列80多个牌号钢种,使水钢品种钢生产形成了系列化,极大的延伸了产品的广度和深度。在长期品种开发中,总结提炼出品种钢生产“精料、精心、精细、精确、精准”的“五精”标准管理并推广至普钢生产管理中,主创的《基于长板打造的高效低成本生产体系构建》获贵州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以量化管理为基础,构建品种钢生产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4项获水钢管理创新成果二、三等奖。
  由他领衔成立的“谢祥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各项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发明创造、技术培训、论文撰写等取得丰硕成果。工作室完成的技术进步项目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次、地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次、专利6项,获得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改进奖28项、发表科技论文11篇。工作室成员3人晋升为工程师,1人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人聘任为水钢“一级技术(业务)专家”。培养高级技师4名、技师7名。工作室相继被贵州省总工会、贵州省有色冶金工会命名授牌。谢祥获聘任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人才、首钢技术带头人、水钢一级技术专家。

省劳模杨云:亿元大关是创新研发突破的

2003年以来的10余年间,是贵钢发展最快的阶段。他们坚持品种、质量、成本领先战略,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强化产品研发、调整产品结构,使其传统优势产品成品钎从过去的年产销1万吨到现在的3至5万吨;重型钎、球齿钎头等高附加值钎具产品不断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其销售收入较十年前翻了7番。成绩的背后,凝聚了贵钢钎钢厂众多工程技术人员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作为该厂技术带头人的杨云,默默奉献、踏实进取,成绩显著。
  身为产品工艺技术方面的领军人,杨云清醒地意识到:唯有技术创新、唯有产品升级换代、唯有掌握比别人更为先进的核心技术才能勇立潮头。根据钎钢钎具的产品特点,针对传统优势产品成品钎的技术攻关,杨云带领他的团队大胆地进行不同材质、不同工艺的产品技术工艺试验和现场凿岩对比试验,再根据矿山试验人员反馈回来的数据及时进行技术分析和工艺调整。

杨云和他团队的凿岩试验现场遍及国内40多个矿山和隧道工程,累计进行3000多支各种钎具产品的矿山试验,取得大量而宝贵的试验数据。在他们持续不断的产品技术工艺和现场凿岩试验后,根据试验结果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贵钢钎钢厂先后向市场推出了四个G牌系列的成品钎产品(G、GI、GII、GIII牌)。
  2014年,杨云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不断摸索和反复试验,又成功研制和推出CrNi钢渗碳高品质成品钎,其凿岩寿命超过1000米,达到和接近国际钎钢钎具王牌企业山特维克公司同类产品的水平,且性价比优于国外产品,迅速得到国内外用户的认可,现已批量出口。由此,贵钢钎钢更高品质的GIV牌成品钎即将推出,它将成为首钢贵钢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杨云同志带领的“贵钢钎钢钎具产品试验队” 为此被首钢总公司评为 “三创”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被评为首钢“三创”标兵。
  就在他们的传统优势产品成品钎刚攀上一个更高台阶之时,杨云已将目光瞄准了重型钎、球齿钎头等高端钎具产品的开发。近几年,他组织和带领团队开发的高品质重型钎、球齿钎头等钎具产品迅速被国内外用户所认可和接受,产品销售业绩不断攀升,生产经营指标年年书写新的历史记录。2012年,该厂重型钎、球齿钎头等钎具产品的产、销指标连创29项历史最好成绩;2013年,重型钎销售38699支,同比增长50.48%;2014年重型钎累计销售43788支、同比增长13%,接杆钎累计销售95644支、同比增长约21%,再创下两个品种新的历史记录,实现钎具销售收入10255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艰难的工艺技术进步、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新产品开发历程,使杨云更加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必须保持创新的延续性,随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不断研发新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