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州的内涵与外延

03.02.2015  11:52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与几名朋友到贵州东北部的思南县,接待我们的一个的朋友在交谈中说,当地一处开发区开始准备叫做思州开发区,后来担心与岑巩发生争吵,就取消这个名字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思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记忆的符号,现在成为人们热议的对象。

    思州作为一个地域名称,从岑巩跳到思南,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不能容忍的。实际上,这种现象在古代很普遍。比如北方民族的龙城,如今在中国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很多地方都能找到遗址。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郢,古代楚国都城迁了好多次,但都叫郢,相当于现在湖北省的江陵、枝江等地方。

    思州,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其内涵经历了一个扩展、移动、变化的过程。

    公元618年,武德皇帝李渊建立唐朝。唐代开创了中国行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羁縻思州,其府治中心在现在的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县,思州一词作为地理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其中的思州隶属于江南道。如果与现在地方体制相比较,思州相当于地区、行署,介于省与县之间。

    终唐一世,西南一带始终不是中原王朝控制核心区域,思州是朝廷的边缘蛮夷之地。唐设置羁縻思州,与朝廷只是一种松散的隶属关系。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王朝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治黔州(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领黔、辰、锦、施、巫、业、夷、播、思、费、南、溪、溱、珍、充等州。即今四川部分、重庆大部和贵州大部。思州为黔中道领的一个州郡,这一时期历史文献上关于思州的记载不过寥寥几个字。

    五代十国时期的思州,各级统治者都无暇顾及。中原腹地,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由五个王朝轮流统治。在四川、山西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有数十个军阀割据。思州东部的楚国,对这块蛮夷之地没有丝毫兴趣。占领思州,意味着要付大量的军费,还得不到任何好处。思州蛮夷实行自治运动,史书记载“复陷于蛮夷中”。直到北宋大观年间得以改变。1107年,思州部落首领田佑恭来到帝国都城开封,觐见皇帝陛下,献思州土地,以求其内附。思州得以重出江湖,再次出现在大宋王朝的地图上。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思州夷长田景(谨)贤(田佑恭七世孙)以地归附元朝。置思州安抚司,设治于水德江(今思南之地),隶湖广行省。1279年,改为思州宣抚司,司治从水德江迁龙泉坪(今凤冈小谷庄)。1280年七月,司治毁于火,再迁都坪清江城(今岑巩)。称新治清江为思州,而称故思州为思南(务川、凤岗之地)。1281年,升为思州宣慰司,兼管内安抚司。至此,以今岑巩为中心的地理区域,包括今重庆东部、贵州铜仁地区、黔东南州、湖南湘西、怀化等地,思州属地比原来扩大了一倍。

    唐宋思州,到元朝末年,演变为思州、思南两大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裁思州、思南两大宣慰司,设思南、思州、乌罗、石阡、铜仁、新化、黎平、镇远等八府,并在思州、思南八府基础上建立贵州行省。贵州行省亦即是,唐思州成为明代十三行省之一的渊源,故“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民国二年(1913),思州改府为思县,1930年改思县为岑巩县,思州作为一个地理名词消亡(思州为州660年,思州为宣慰司135年,思州为府500年)。至此,思州作为一个人文名词,依然历久弥新的为岑巩人所热衷。如思州砚,思州傩,思州柚,思州颐红水蜜桃等品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思州的灵魂是文化。而思州文化是包括今重庆东部、贵州铜仁地区、黔东南州、湖南湘西、怀化等地的边地文化,屯戌文化,以及流民、商人、贬官等文化。其主要内涵,包括羁縻制度、土司制度、土流并重等政治文化,边地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姚治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