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怪事”:山沟突然冒水 平地变成湖泊

07.09.2014  15:10

    

二堡村冒水后形成天然湖泊

    四面环山的毕节市威宁县盐仓镇二堡村,村民们一直都被近年以来出现的“怪事”所迷惑:从1977年开始,村内的一条小山沟至今已出现4次冒水,每次周边均形成数百亩、深达数十米的清澈水域,过一段时间后水就会快速退去,原因一直不明。

    今年8月8日,山沟开始第四次冒水,水面正以每天10厘米的速度上升。千余村民在担心家园被水淹的同时,也惋惜地看着大片天然水域不能利用,一时间心态复杂……

    水沟之中 少年遇险

    62岁的村民冯开亮,仍对今年七月半(公历8月8日)那天出现的冒水事件心有余悸。

    冯开亮说,那天下午他正扛着锄头下地干活,路过一条小山沟时,看到原本浅浅的水面翻滚着水花,前方一头黑牛对着水面狂叫。

    冯开亮上前查看,发现同村12岁的男孩冯天明正仰倒在水中挣扎,逐渐上涨的水面正没过他的身体。冯开亮赶紧跳入水中,将冯天明拉到岸上。

    被救出后,冯天明才将遭遇的一切告诉冯开亮。原来,那天他正牵着黑牛在水沟边吃草,突然牛发出一阵嚎叫后便跑开。纳闷的冯天明费了好大劲将黑牛控制住,想把它牵回山沟边取水解热,不料牛在水边止步,任凭怎么拉拽就是不下水。

    随后冯天明丢下牛绳,自己脱鞋下到刚没过小腿的水中找石头玩。十几秒钟后,浅浅的水面突然冲出4个高约10厘米的水柱。

    好奇的冯天明用脚去踩水柱,却因水柱的推力过大而仰倒在水中,直到后来被救起。

    “二堡村又冒水啦!”在冯开亮把冯天明送回家后,这个消息在整个盐仓镇上传开,一时之间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前去看稀奇。

    关于冒水的恐怖传说

    在以冯姓为主的二堡村,关于山沟冒水这件事,村民们一直都有祖辈流传下来的说法。

    一位村民说,相传古时的二堡村有一天黑云滚滚、电闪雷鸣,雷声中还夹杂着一阵“洪水来临必要吃人”怒吼声,地下随后冒出巨大水柱,不足一天便将村舍淹没。村民们为了逃生都跑到山顶上,洪水退去后只看到留下一条山沟。

    记者在二堡村走访了12位50岁以上的村民,他们都描述了自1977年以来,那条山沟发生四次冒水的细节。“算上今年是第四回了,每次都是地表冒水,而且都在天气很热时,洪水过段时间会自然退去。”一位68岁的村民说,从小时候起就被大人教育“那条山沟指不定不定哪天发大水,切记不能下水”。

    如果不是经历3次冒水且出人命,62岁的冯开亮,并不相信祖辈们传下来的恐怖传说,直到后来他见证了三次冒水的精确时间:“1977年,我刚结婚后不久那条沟冒水,村里一名小伙下水游泳时被淹死;1985年又冒了一次,不久一名村干部不慎跌入水中淹死;2002年第三回冒水,一位村民也掉进里面淹死了。

    冯开亮说,奇怪的是每次冒水时都是天气晴朗,距离上次下雨少则十天多则个把月。加上每次冒水后,村里都有人会在水中掉命,一时间大家对这条沟胆战心惊。“冒水这事有如一把利剑悬在头顶,指不定哪天就掉下来要了谁的小命”。

    冒水原因至今未解

    由于盐仓镇没有历次冒水的资料和二堡村地质构造文件,很难从历史中寻找冒水的蛛丝马迹。

    据村干部冯开义介绍,1977年冒出的洪水退去后,村民们试图找到冒水的原因,便沿着那条长约20米、宽不足1米的小水沟走,看它的水究竟流到哪里去。大家沿着山沟走到山中的尽头,发现那里堆积有巨石,水流到那里却没了踪影。搬开巨石后,村民顺水向下挖掘20多米,只看到一条手臂般粗的缝隙直通地底。

    “当时就猜会不会是地下有暗河,暗河中有水怪,每隔十年便堵住暗河,以至于水流不出去倒回来淹没土地。”冯开义说,那时大家的文化都不高,就有村民乱猜测。

    对此,盐仓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今年冒水前威宁曾普降暴雨,位于山顶的李坪村因此出现大量积水,天晴后积水慢慢退去,或许积水渗入地下流到山脚的二堡村致地表冒水。

    不过,盐仓镇宣传委员刘波告诉记者,此前威宁县国土局、水利局等专业人员前来查探二堡村过,无奈水域面积过大未能进行相关工作,将待洪水退去后再深入调查冒水的原因。

    面对冒水村民纠结

     9月2日,记者在二堡村看到,冒水形成一个小湖泊呈弧形围住小山丘,四周多是庄稼地。岸边有两户民宅被水淹没大半,90%以上的房屋距水面仅10米高。当地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冒水至今,二堡村已形成面积400余亩的水域,最深处达30米,最浅处约8米,水面仍在以每天10厘米的速度上升。

    今年冒水后,当地政府组织人员监测水位的同时,在水边设置警示牌,民政部门对受灾的4户人家各给予2000元救济款,还在申请帐篷等救济物资。

    对于冒水,二堡村的村民们心态复杂。“我们村比较偏僻,周围没什么河流,种的口粮都是包谷等农作物。”一位村民说,村里多数人家都不宽裕,如今洪水淹没一些庄稼,大家都有点心疼。

    不过,也有一些村民在盘算着,冒水而成的天然水域如果不退去,可以搞水产养殖,远比种庄稼赚钱。

    ■本报记者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