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与我们话家常

23.06.2015  13:45

遵义县花茂村村民回忆幸福时刻——

总书记与我们话家常

 

编者按

  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对我省是莫大的关心和支持,对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是巨大的鼓励和鞭策,对贵州加快发展是重大的历史机遇。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和沿途所作的重要指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我省加快扶贫开发、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全省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推动形成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培植后发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培育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牢记殷殷嘱托 坚守两条底线 培植后发优势 奋力赶超跨越》专栏,敬请关注。

 

  清澈的白腊河穿村而过,成片成片的向日葵、格桑花掩映下的土墙草垛,青墙黛瓦的黔北民居式,数百年历史的土陶文化……走进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总能勾起人们心中那份淡淡的乡愁。

  这个村过去是贫困村,原来的村名叫“荒茅田”,也就是贫困荒芜的地。这些年,脱贫致富成效显著,改名为“花茂”,寓花繁叶茂之意。6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让宁静的小山村顿时沸腾了。

  这几天,在村头村尾,三五成群的村民在一起“摆龙门阵”,每每说起习总书记的到来,淳朴的乡亲们激动万分:“总书记来我们村了,还和我们握手了!”他们告诉记者,习总书记特别平易近人,聊的都是家常话,感到特别温馨,特别振奋精神。

 

 总书记面带微笑,  我们心里暖暖的

 

  这两天,村民王治强开的“红色之家”农家乐,人气火爆,随处有游客来拍照留念。自从习总书记到他家做客后,来花茂村游玩的客人,总会专门来这里听他讲述当天的情景。

  以前,王治强一直都在外打工,去年9月,花茂村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新农村打造工程,通组路修到家门口,老房子换上了“靓衣”。他看到家乡的改变带来的希望,决定返乡创业。拿着多年在外拼搏攒下的20万元积蓄,将老房子彻底翻新,开起了“红色之家”农家乐。

  如今,农家乐可以同时接待10桌客人,还有4间可供游客留宿的客房。一年就在家门口能轻轻松松挣上十几万元。

  “我和爱人把总书记迎进家里,还带他参观了每个房间。”王治强说,习总书记仔细地从前厅一直看到后院。他还告诉总书记,店里生意很好,前几个月把房屋后面的猪圈推掉,重新翻修为餐厅,还配套了洗手间,环境也好多了,生意更好了。总书记连声说:“好,好!

  随后,习总书记在院落里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大家高兴地向总书记诉说党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过越开心。看到王治强和其他村民脸上都挂着微笑,习总书记对大家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看到总书记时刻面带微笑,我们心里暖暖的。”这次与习总书记的交谈,王治强夫妇终生难忘。他说,习总书记鼓励他继续发展,做大做强,他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着乡亲们一起干下去,共同富裕。

 

 第一时间打电话   与家人分享喜悦

 

  “习总书记一进门就拿起货架上的酸奶看,还问我生意好不好,哪些商品好卖。”开便民超市的村民涂华琴,回忆总书记到她的小店时的场景,心潮起伏,难以平复。

  由于家乡贫困,早年,涂华琴和丈夫李明钢双双外出打工,收入勉强够支付两个孩子读书的学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

  去年5月,涂华琴夫妇回到老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开起了便民超市,同时也在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争取到了金融便民服务点,方便村民取款。

  “总书记那么忙,还抽空到我们这个小村子来,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总书记讲的每一句话,一定要把日子过红火。”她说。今年她还贷款10万元扩大了超市规模,如今每天营业额上千元。

  今后,她还打算在村里发展活性炭工艺品加工,带动乡亲一起奔小康。

  习总书记离开后,涂华琴在第一时间给家里人打电话,她说,要把这份喜悦分享给所有她认识的人。

 

  “我和总书记    握了两次手

 

  “我给总书记介绍了村里陶艺文化,总书记还参观了我家的陶艺馆。那天,我和总书记握了两次手!”描述起当天见到习总书记的情形,花茂村村民母先刚难掩心中的兴奋劲儿,只要有人问到,他都要重复这几句话。

  母先刚是花茂村土陶工艺传承人之一。6月16日,他有幸两次与习总书记握手,并在院坝会上发言,负责向习总书记介绍花茂土陶文化和产业发展情况。

  清代光绪年间,花茂就有了土陶制作,保留至今的一家明末清初所建的陶艺作坊,堪称人文景观之一绝。1915年,茅台酒“怒掷酒瓶震国威”,一举夺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酒瓶就是花茂生产的土陶罐。如今,枫香镇花茂村悠久的土陶工艺已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花茂村,习总书记走进了母家的陶艺馆,与正在做陶缸的76岁老人牟光友交谈,他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嘱托老人好好保养身体。牟光友说:“听到总书记的问候,真是万分高兴!

  母先刚家从祖辈就开始做陶艺,到他这一代已经有140多年历史,如今,他开了一个专卖陶瓷商品的店铺。

  “过去,花茂很穷,做陶艺的人家也很苦,现在新农村建设好了,有了游客,我们家做的这些坛坛罐罐好卖了。”母先刚说,习总书记的到来,让他坚信,不能丢了老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一定要坚持把陶艺做好,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在开办土陶厂的同时,他家还开设了乡村旅馆。因为他相信,“美丽乡村建设会给花茂村带来不一样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