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实绩有温度惠民答卷有厚度 贵州建设经济强县巡礼

09.10.2017  13:55

  贵州省40个经济强县坚持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下功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脱贫攻坚成效显现。各经济强县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聚焦深度贫困乡村精准发力,下足“绣花”功夫,集中力量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实现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都匀市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483户、廉租公租房5559套和经济适用房1757套,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玉屏侗族自治县探索“先看病后付费”“互联网+民情信息+精准扶贫”“产金互促541”等扶贫模式,减少贫困人口3.1万人,贫困乡镇发生率为零;黔西县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实现精准关爱救助保护全覆盖,减少留守儿童3443人;兴仁县投入3.08亿元,实施农村“一事一议”项目1585个,减少贫困人口6.54万人,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5个,搬迁安置移民9775人,发放“特惠贷”2.6亿元,帮助663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夯实了全面小康基础。

    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各经济强县坚持把教育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聚集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大教育。贵阳市南明区针对城镇化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新建中小学25所,改扩建学校4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比例达63.5%,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清镇市职教城入驻师生8万人,博雅国际实验学校、北大培文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招生办学,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被列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市;六枝特区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187所,受益学生89844人,具备开餐条件的学校覆盖率达100%。

    健康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各经济强县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医疗扶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乌当区以被列为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和健康管理新模式,积极搭建“智慧医疗”平台,完成区医院、区妇保中心和高新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医疗资源不断聚集,实现“居民-医院-政府”的互联互通和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目标;兴义市投入4亿元,加快推进市医院、市妇幼保健院、15个乡镇卫生院、88个村级卫生室和21个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改扩建项目建设,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方县深入推进“同心助医”工程,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医疗救护车,率先在全省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并轨管理,实施100%补偿,切实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各经济强县积极探索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铜仁市碧江区建成乡镇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点9个,“农家书屋”92个,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3.9万户,建成各类健身站110个,连续四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安顺市西秀区建成文化中心、档案馆、市民健身中心,实现综合文化站、数字阅览室乡(镇)全覆盖,全区还申报获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58名;习水县新建县图书馆、体育馆、绿洲广场、箐山公园等文体设施,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

    就业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各经济强县将促进就业作为最迫切的民生工程,积极落实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扶持创业行动,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及返乡农民工等就业创业工作,就业率显著提高。仁怀市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企业5000户、个体工商户1.8万户,带动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息烽县全面落实“3个15万”创业扶持政策,发放小额贷款2.2亿元,培育个体工商户14359户,带动城镇新增就业74621人;龙里县积极推行“企业+就业”扶贫,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6个贫困乡“减贫摘帽”,20个贫困村出列,2.67万贫困人口脱贫。(沈坚强)

[责任编辑: 刘菲 吴雨]
贵州“三变”改革试点实现县域全覆盖
    记者日前从省农村“三变”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我省已在88个县(市、区)的968个乡镇2532个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实现县域全覆盖。其中,贫困乡镇369个、贫困村1232个。改革涉及农村人口708.新华
安顺人社局“五个先行”促进搬迁户就业创业
安顺市人社局紧扣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得住”工作目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贵州:2016年全省减贫120.8万人
  “2016年,贵州省减贫120.贵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