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以“生态新城”为试点推进城镇化发展

12.11.2014  19:55

美丽惠水,城江相依。

    9月的惠水,天空有着柔和的光辉,澄清又飘渺。涟江两岸,流水淙淙,垂柳依依,波光粼粼,俨然一幅天然水墨画,这是大自然给惠水的馈赠……

    惠水,涟江河畔一座清灵秀美的小城。涟江河畔,这座小城屹立已千年。县志载:“惠水山川秀丽,秀甲黔中”。惠水取“美丽惠民之水”而得名。自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设清兰县,时至今日,惠水已走过1300多年的风雨历程。

    近年来,惠水县立足于县情实际,围绕产业、生态、文化、宜居四张城市名片,以“生态新城”工作为试点,紧扣“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和 “稳南扩北、提速扩容、产城互动、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目标,精心谋划布局,形成了推进城镇化的共识和合力,在全县上下掀起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热潮,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水平快速提升。

     抓规划先行,打造个性城镇

    去年,惠水县提出了“山水田园城市”的发展定位,确定了“一城五区”的城市总体发展空间格局和“宜居惠水、宜业惠水、生态惠水”发展思路,科学指导城市发展。该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规划编制,在行政区划调整前,均已完成了县城规划区外22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及192个行政村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围绕《黔中经济区核心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黔中经济区城镇协调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先后完成了《惠水县城总体规划》第三轮修编、《县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涟江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惠水县近期建设规划》、《城北新区控制性规划及城市设计》等规划编制,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

     抓工程建设,打造精品城镇

    惠水县依靠项目拉动作用,一方面采取多种合作模式,推动了好花红文化广场、城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城市综合体、希望职业学院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另一方面以房开项目为载体,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目前,该县建成和在建的20层以上高楼70余栋,进驻房开企业13家,累计完成投资约21亿元,商品房新增开发面积80余万平方米,销售面积60余万平方米。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惠水县以旧城改造拓展城市服务空间,引进希望玫瑰园、五月阳光等大型房开企业参与圆台东路、上马南路、县府南路等片区的旧城改造。不断完善路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以此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完成和启动了惠高大道、建设西路、环城西路、和谐路、同心路、希望北路、濛江大道等一大批路网以及污水收集管网、星级酒店、城市燃气、城市景观亮化、十里涟江滨河景观带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城市发展基础。同时惠水县还将全县各镇(办)分三类,分别以“8个1”、“6个1”和“4个1”工程要求为指导,大力推进路网、敬老院、农贸市场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

     抓产业支撑,打造实力城镇

    惠水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探索落实“退二进三”工程,在主城区腾出足够空间,用于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全民创业,加大对城镇微型企业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扶持。2012年以来,共发展微企 243 户,带动就业 1405 人,注册资本 4572.01 万元。 注重园区培育,推进产业集聚。目前,惠水新型服务、新型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型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五大产业集群,全部以城镇为依托,通过促进产业群的发展,推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抓城镇经营,打造活力城镇

    惠水县组建城市建设平台公司为城市建设提供平台保障,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在土地配置市场化方面,清理了城市规划区内闲置土地和土地收储工作。已清理闲置土地100余亩,土地收储500余亩。充分经营城市各类设施的冠名权、广告经营使用权、市政设施营运权等城市无形资产,盘活无形资产。

     抓效能管理,打造秩序城镇

    惠水县采取市场运作机制,将县府路、连江路以及建设路等8条城市主干道及支道承包给贵阳保德和冰清玉洁两家保洁公司负责日常保洁工作,有效地解决了人力和管理经费不足问题。细化城镇管理职责,制定城镇建设市场管理、城镇交通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规章、规定,将城镇管理职责细化、量化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并纳入年终考核。同时,根据行政区划调整情况,拟在镇(街道办)设立城管分局,进一步发挥城市管理职能,加强城镇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由住建、城管、规划、公安、交警、工商等部门组成综合执法机制,着力解决垃圾乱丢乱倒乱堆、车辆乱停乱摆乱放、临时摊棚乱搭乱建乱占、广告标语乱贴乱挂乱发等城镇管理突出问题。

     抓民生项目,打造和谐城镇

   惠水县在推进“生态移民”、“农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三大民生工程中,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多种安置方式相结合原则,重点突出生态和生计目标,有效改善了自然生态恶劣、住房困难等群体的生活生产条件,进一步夯实城乡统筹发展进程。自项目实施以来,全县累计完成700户移民安置,9633户农危房改造以及1343户村庄整治工程。

    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惠水人,正按照现代化、人文化,突出山水田园的生态化要求,全力以赴加快新区建设,不断向打造上善之区,魅力之城,幸福家园的目标迈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城已呼之欲出。(路江)

秀美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