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四重”保障留人才

28.11.2014  05:48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27日电  近年来,惠水县在个人发展、生活居住,人文关怀、人才使用四个方面,从政策、组织、财政等方面建立多重保障体系,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上的任何后顾之忧,把惠水打造成一个吸引人才、容纳人才、聚集人才的“聚宝盆”。

    惠水县加强传统人才基地建设,围绕发展粮食、花卉苗木、烤烟、茶叶、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等主导产业,以好花红品牌为主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全力打造医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磷及磷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优先用于园区内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发展。在县城西部白鸟河地区贵州惠水科教创新产业园(百鸟河数字小镇),园区产业定位为大数据产业、教育文化产业、健康养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人才需求量。同时对入驻园区的企业高管,骨干技术人员,以及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人才,给予所得税奖励,居住疗养,安家补助等等一系列优惠。在引进人才的科研课题和经费方面,用人单位根据其专长和科研工作需要优先安排,并根据课题、项目的价值及作用,给予适当数额的科研资助经费,并优先给予企业引进的优秀人才在科研、技术创新等方面资金和项目的重点支持。

    惠水县对引进的人才实行住房支持,帮助他们安家落户,免除后顾之忧。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方式包括安家补助、公租房安置和租房补贴三种,根据引进人才的个人意愿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住房支持政策。对于高端和紧缺的人才,给予优厚的安家补助待遇,今年在县财政拨款单位工作,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专家和享受省级以上政府津贴的专家,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转正并签订五年以上服务合同的,给予15万元安家补助,副高职称专家和硕士研究生,给予5万元安家补助,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给予2万元安家补助。同时,从2013年起,每年根据引进人才工作的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人才公寓,专门用于引进人才的住房安置。原享受租房补贴的紧缺急需人才可按照对应标准,选择接受租房补助或住房安置方式。此外,对2009年以来到县财政拨款单位工作,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才或属于我县紧缺急需专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211”、“985”工程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及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实行公租房安置或发放租房补贴等等。

    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拉近引进人才与惠水的感情,惠水高度重视对于人才的激励和关怀。在物质上激励人才上,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县管专家和各类拔尖人才和人才工作先进集体进行评选和奖励,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给予高层次人才津贴,对突出贡献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青年专业人才予以科研资助经费等,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我县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并继续在惠水工作的,享受相应的高层次人才津贴。同时在家庭、生活等方面予以帮助关怀。例如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专业特殊的中级职称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在其配偶、子女工作、入学上,给予一系列的优惠关怀政策,并由有关部门协同实行。对引进并定居的省部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具有博士学位的顶尖人才,每年给予一定时间的疗养活动。在精神上尊重人才上,积极与人才交流沟通,鼓励引进的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认真听取专业人才的建设理念、尊重他们的工作方式。同时,成立惠水县青年人才联谊会,组织青年人才参加联谊活动、研讨会、公益性活动等活动,搭建青年人才交流沟通平台,促进青年人才了解县情、增进对惠水的感情。 

    为规范人才使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流动、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拘一格适岗用才,不唯学历、职称、资历,允许人才在县内合理流动,努力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每年财政预算200万元作人才工作经费,并逐年按比例增加,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为改善科研条件,发挥人才作用提供经费保障。规范事业单位人员聘用管理制度,完善考核、辞退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打破企事业单位的界限,鼓励人才向乡镇、工业园区等经济建设一线流动,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更大平台。(吴静澜  张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