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苗疆古镇施洞的文化魅力

17.06.2015  20:16

施洞古镇全景。(宁克强 摄)

古镇的节日。(宁克强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17日电  台江县施洞镇,苗名叫“掌响”,意为“赶集之地”。明末清初,这个坐落在清水江畔的古寨建起了码头,成为当时苗岭山区的水上物资集散地,同时还陆续修建起了具有徽派风格的民居建筑群。这里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苗族人口比例占到98%,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有富丽堂皇的苗族服饰、银饰和精美绝伦的苗绣、剪纸艺术;有著名的世界唯一的苗族独木龙舟节;有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藏在花蕊里的节日——贵州苗族姊妹节以及红军遗迹和徽派风格的苏公馆、两湖会馆等文物古迹。

     蓝图宏伟 升级亮相

    近年来,施洞镇在台江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完成了华丽升级。2012年,施洞镇被列入全省重点镇打造,是省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旅游景区和全州“6个20工程”重点项目之一。2014年,施洞镇入列全国重点镇建设名单。同时,“施洞苗族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基础设施项目”已被选定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各项建设工作都在有条不絮的推进中。

    施洞积极围绕全面实施“文化旅游名镇”战略,建设4A级文化旅游景区的目标,着力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环境,致使化文化旅游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施洞旅游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发展空间很大,这个空间指的是资源好、区位好、基础好。”施洞镇党委书记石登表示,在施洞,文化软实力正在迅速提升,旨在将其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013年,与黔东南州浙江商会成功签订35亿元的施洞文化旅游综合体投资框架协议,在建项目6个,包括建设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厂、世行项目、姊妹广场、偏寨民居风貌修复工程等,总投资达到1.7亿元,旨在集中打造一批宜居、宜游、宜养的生态风情村落。2014年,该镇共接待旅游者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3.56%;实现旅游总收2000余万元,同比增长12.78%,进一步凸显了原生态民族文化风情是极具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施洞的经济发展要靠文化软实力来竞争,一年两年可能无法看到重大经济效益,但坚持5年、10年就不一样了。”石登说起未来发展自信满满。

    从边远小镇转向世界知名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施洞镇一直在创新,一直在突破,一直在跨越。

     深蕴文化 助推“蝶变

    “施洞镇的苗族文化和习俗都保存得很完整,这是贵州省其他地方都达不到的。像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这些苗族特有的民俗,就是起源于施洞。”贵州省苗学会专家说。施洞是《贵州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苗绣》、《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苗族服饰》等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地。

    坐拥丰富厚重的苗族文化,施洞镇作为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点,在打造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小镇中,突出苗族文化个性创新构建“苗疆银都”。近年来,该镇通过强化政府引导,以节庆为媒、文化为桥,办好独具苗族特色的“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是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同时,在施洞示范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苗族银饰、刺绣的策划包装和市场拓展,把施洞建设成为中国苗绣、银饰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施洞镇岗党略村的村民石家军、石聪兄弟,多年前同共创办了“石记纯银花丝工艺坊”,专门生产花丝银饰产品,产品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远销国外。2014年,他们的工艺坊收入达40多万元。兄弟俩得知施洞要建特色旅游小城,为了能满足游客对苗族银饰、刺绣等工艺品的需求,他们建起了新房子,扩大了门面,准备把工艺坊做大做强。岗党略村位于秀美的清水江边,是台江县最富盛名的银匠村,全村629户2730人,70%的农户依托传统的苗族银饰工艺发展银饰产业,2014年收益达到2000多万。

    “施洞是一个具有浓厚苗族风情的古镇,依托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有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银饰、苗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萃,这是她不断吸引人们前来观光的理由。”在2015年施洞苗族姊妹节现场,来自宝岛台湾的旅游爱好者说道。据悉,2015年时处黄金周的姊妹节涌入施洞镇的国内外游客多达2余万人,其中外国游客3千多人。

    “下一步,我们还将利用木质结构传统建筑、吊脚楼等苗族元素,结合苏公馆、张伯修公馆、两湖会馆等清朝民国的古建筑资源,形成独具苗族特色的精品旅游示范古镇。”施洞镇镇长刘正明向笔者说道。

    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正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蝶变中的施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