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共谱一出戏—— 记省花灯剧院“家多宝”主创团队

05.11.2015  16:17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里要是有多位老人,可谓是家有多宝,贵州省花灯剧院就有一支让人羡慕的“家多宝”主创团队。

三位老人一台戏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出戏,没想到三位老人在一起,也能凑出一台戏。

  一个剧目的创作一般有两段重要过程,我们称之为二度创作。编剧创作剧本是一度创作,导演组织剧组各部门共同完成编剧笔下的形象传递是二度创作。因为工作方式的特殊性,对主创团队是一种考验。在创作过程中各部门会有多次、反复的理念碰撞,因而可能会产生分歧,但更多的是会增加彼此的信任。《枫染秋渡》编剧钟声老师(贵州省著名剧作家)、导演潘伟行老师(著名戏剧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花灯唱腔设计张启贤老师(贵州省著名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在《》戏长达十年的打磨中,因对艺术执着的追求、相似的人生阅历,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彼此情投意合惺惺相惜,三位年近耄耋的老人约定,还要再创作一部新戏!

  为此,花灯剧院的创作队伍跑遍了贵州很多地方,例如具有典型贵州文化特征的乌蒙山区、苗岭、武陵山区,找了很多贵州元素的素材,如遵义辣椒、湄潭茶叶等等,但总是难以让大家都满意。没想到偶然的一次赴思南演出,却不经意间发现了他们苦苦寻觅的题材。

  乌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当地老百姓多数以运盐为生,险恶的乌江两岸让运盐人生存得异常艰苦,思南县城可算是船工背上背出来的一座城。在这种条件下,思南人依然拥有乐观、勤劳、不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剧组。导演潘伟行认为,现代人什么都不缺,吃得好穿的好,缺的就是一种精神追求,思南精神正是值得提倡和宣扬的。这个观点让主创团队一拍即合,讲述思南盐号故事的花灯戏《盐道》就这样诞生了!

  乌江号子和“歪屁股船

  谈到《盐道》的创作,还有两位年过六旬的专家不得不提,贵州省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杨小幸老师和贵州省著名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邓承群老师。

  2013年省花灯剧院携大型花灯戏《枫染秋渡》前往花灯之乡思南演出,当地领导把主创团队带到了有着1400年历史的安化街周和顺盐号旧址。这栋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老宅,至今已传过六代人,正厅窗扇上“创业维艰、守成不易、惟忠惟孝、克勤克俭”的箴言翠绿如新。院子里停放的那艘古老的“歪屁股船”,让这两位音乐家的耳边响起了阵阵乌江船工号子。

  乌江素来有“滩连滩,十船九打烂”的说法,当船工撑船过滩时,纤夫就要在岸边顺着纤道喊着号子拉着船。因而当地才有了独具特色的”歪屁股船”,在纤夫拉船时,船身才在水中正起来,避免船与船之间互相碰撞。在众多的劳动号子中,思南乌江船工号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特色。它既有川江号子雄壮的气魄,又有湘江沅水号子委婉清丽的韵律,更有云贵高原粗犷质朴的山味。

  杨小幸老师介绍说,乌江号子以前只作为音乐元素出现在歌曲中,而本次创作中,作曲家把乌江号子作为《盐道》的幕间曲,把音乐元素提升为戏剧元素,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乌江的险恶,将艰难的乌江盐运史通过外化的呈现手法运用到剧目中,在演出现场起到了震撼的效果。

演戏才能带活一个团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贵州省花灯剧院院长、梅花奖得者邵志庆兴奋的说,“”造就了这座石阶上的古城,积淀了厚重悠久的思南文化。思南是贵州有名的花灯之乡,因而引来了省花灯剧院,引出了《盐道》这出戏。作为一个演员,她从10多岁起至今就从未离开过舞台,演了几十年的戏,能碰到这样的好戏,又有几位“家多宝”对这出戏的尽心尽力,不得不说是她的幸运。

  《盐道》舞台总监,原戏剧研究院院长罗新民回望花灯团走过的几十年坎坷之道不禁感概到:咱们这个团历经80年代的辉煌,90年代的低落,到今日又重放异彩,要感谢几代人的坚守。剧中主角田景花只是盐道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坚守在盐道上的人。正因为有了她的坚守,才有了田家盐号的大业,正如田景花的扮演者邵志庆,一直坚守着花灯舞台,才有了今天的“田景花”!

  十年前的《枫染秋渡》始排初期,剧组需要从其他院团借用工作人员,如演员、演奏员、舞美人员等。经过这十年的不断打磨不断演出,在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们无私的帮助和奉献下,省花灯剧院带出了一批新人,具备了独立制作大戏的实力,无愧于全国地方戏创作重点院团的称谓,并将一代代坚守着,传承着....

  这让曾用礼、潘伟行、张启贤三位老人非常欣慰,也让杨小幸、邓承群、罗新民这一代人重拾信心,更让坚守在花灯戏里的邵志庆这一代倍感幸运。《盐道》首演的成功标志着继梅花奖获得者邵志庆之后的新一代已初长成,他们在老前辈们的呵护下,在一个个剧目的锤炼中茁壮成长,几代人相携相守相传,共同展望贵州花灯事业明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