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程

10.09.2014  13:12
本报记者 芦晓娟 摄影报道
  “”是一颗小小的刺梨,生长在龙里县茶香村,别看“”个小,“”的用途可大了,“”可入药,也可加工成保健食品,具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 
  9月份是“”的成熟期,“”被采摘后,有的伙伴就直接被销售,有的加工做成果铺、饮料、酒等,“我们”的出现改变了龙里县茶香村近800人的命运。
  从2000年起,茶香村开始种植刺梨,2010年成立龙里县茶香有机刺梨专业合作社,全村208户,有178户种植刺梨,2013年产量达3600吨,产值1700多万元,人均收入增长70%以上,全村80%以上的村民住进小洋楼开上小汽车。
  近年来,龙里县充分利用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和财政扶贫项目,大力发展刺梨种植,3年来新增种植面积5万余亩,到目前为止,龙里县刺梨种植面积已达到10.6万亩,年产刺梨鲜果1800万公斤,总产值达8000多万元,刺梨已成为龙里县农业的一大特色产业。
  老百姓种植刺梨的热情不断高涨,让茶香村村支书熊家明喜上眉梢。熊家明介绍,按照一斤刺梨2元左右的批发价,企业一加工成刺梨果脯、刺梨酒就翻了10倍、20倍的收入,村民们纷纷开始自家试着加工刺梨果脯和刺梨酒,再加上每年一次的“龙里十里刺梨沟赏花·品果节”吸引大量前来赏花品果、度假休闲的游客,当地的村民自制的刺梨产品也常常被抢购一空。于是,这种“公司+农户”,“批发+乡村旅游农家乐”的刺梨销售模式渐渐的成了龙里县农业产业化的一大新亮点。
  村民陈富友种植40亩刺梨,同时还收购刺梨加工,刺梨盛产期,他的加工作坊工人最多可达50人,每天可加工刺梨1吨左右,一个月收入达5万元左右。
  龙里县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等形式发展刺梨产业,以茶香村十里刺梨沟为核心区的龙里县茶香刺梨产业示范园已经于今年4月被列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龙里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人工种植刺梨规模最大、品种最优、产量最高的刺梨生产基地,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刺梨之乡”。
  目前,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7家企业入驻龙里县茶香刺梨产业示范园区。2012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龙里刺梨”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9月8日,贵州省刺梨学会落户龙里,为龙里打造“中国刺梨之乡”发展刺梨产业提供了智力支撑。
  2014年3月,深圳丰银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与贵州龙港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拟投资1.1亿元,建设600亩刺梨种苗培育基地和刺梨产品研发中心。

  通过刺梨种植,龙里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4.87%,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天然大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