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强力推进民族地区科技扶贫

03.05.2015  14:02

  2014年,作为民委委员制单位的省科技厅,在少数民族地区共组织各类科技项目87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65项,项目总投资3.7亿元。这些项目紧紧围绕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生态安全,以推动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为落脚点,实施星火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特派等计划,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过去的一年,省科技厅依托民族地区特点,以富民、惠民为目标,积极推进民族地区优质茶叶、地道药材、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围绕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需求,开展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沿河白山羊、望谟板栗等一批民族县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发挥技术示范作用,坚持点线面结合的科技扶贫思路,重点围绕3个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组织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累计引进新品种223个,新品种推广面积39.3万亩,推广新技术117项,民族地区的科技扶贫成效明显;加强平台建设,提高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黔东南、黔南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了3个自治州都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新建岑巩杂稻制种、兴仁薏仁米等5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在黔西南州建设“贵州兴义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最高亩产达到1079.2公斤,创贵州水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开展技术人员服务民族地区工作,探索优势资源向民族地区流动,2014年选派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等100名技术人才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现已开展科技服务6000多天(次),培训民族地区技术人才1万余名。

  据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坚持把民族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加大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力度和效果,加强民族地区科技项目的倾斜支持,围绕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组织省内相关科研人员,在民族特色优势产业重点项目上加强组织凝练工作,力争实施20项重点项目,50项一般项目;探索设立“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三区人才服务民族地区工作,力争选派200名科技人员赴民族地区开展各项科技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