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吹起“绿色风” 贵阳保障房绿色建筑行动一瞥
绿色城市综合体、绿色校园、绿色工厂……随着绿色建筑慢慢融入城市,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环保节能。眼下,绿色建筑正不断扩大自身“领地”,作为民生项目的贵阳保障性住房也有幸和“绿色”结缘。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今年起,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市辖区范围内的保障性住房,凡具备政府投资、2014年及以后新立项、集中兴建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率先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早在2012年,贵州财经大学校区公租房项目便已“染绿”。目前,全市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行动正在实施中。
保温材料+地热资源=绿意盎然
2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花溪大学城贵州财经大学校区公租房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对主体封顶的公租房进行内外装修。乍一看,这个工地和普通的公租房项目工地并无差别。
项目负责人刘勇带领我们一探财大公租房的特别之处。“屋面的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制成,加上加气混凝土切块和保温砂浆,使得屋面的传热系数只是一般水泥砖和水泥砂浆屋面的1/3。房屋外墙墙体则采用加气混凝土切块和中空微珠无机保温砂浆,让住宅的传热系数大大降低。冬季屋内的热量不容易散出,夏季屋外的热量不容易进来,整栋房屋也因此而冬暖夏凉。”刘勇说。
走进该项目一标段A2栋三楼的一间房屋,窗户和阳台玻璃已经安装完毕,记者仔细观察,发现玻璃是两层的。“我们采用了中空玻璃,中间使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玻璃片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结。这种玻璃能很好地隔音隔热,居住感觉更为舒服。”
在房间进门处和阳台天花板上,记者还发现了50厘米见方的“铁盒子”。“这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装置,这种空调通过收集不同季节的地表热量来调节室内温度。在冬季,热泵机组将土壤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用于采暖;到了夏季,热泵机组把室内的热量释放到土壤中区,降低温度后供给室内用于制冷,属于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刘勇告诉记者。
刘勇说,财大公租房项目已被评为绿色建筑二星标准。预计今年上半年,占地16万余平方米的公租房项目就将竣工投用,可为该校教师们提供2160套绿色节能公租房。
保障房“绿色行动”正在实施
“贵阳属于喀斯特地貌,风能、地热能、水能和太阳能资源都比较丰富,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有基础。而且,推广绿色建筑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节能环保、绿色生活,对贵阳的绿色转型和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采访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节能与科技处相关负责人说。
据他介绍,为了更好地实施保障房绿色建筑行动,我市将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的要求,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多方面着手。在保障房的设计、施工和后期管理中,都将始终贯穿绿色建筑行动,做好保障房的照明、采暖、绿化等工作。
目前,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我市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已经启动。“我们邀请了各区、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和市住投(集团)公司举行推进会,学习《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以引导、促进和规范贵阳市的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具备条件的项目,鼓励其率先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目前名单统计情况正在进行中。”该负责人说,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保障房项目,设计、施工符合要求的,将会按实际项目情况评选绿色建筑一星、二星和三星级,每个星级项目都将会得到不同数量的补贴。
“随着保障房绿色建筑行动的开展,绿色建筑市场也将迎来扩容机遇,从而带动新型建材、智能建筑、节能材料等产业发展。预计我市近期将开展一批新的保障房项目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绿色建筑带来的节能和舒适。”该负责人说。
■名词解释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一星、二星和三星,三星等级最高。对住宅建筑,原则上以住区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为对象进行评价。对公共建筑,以单体建筑为对象进行评价。对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