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 心连心 共筑和谐职工之家

11.11.2014  13:22

有了镇工会的支持,我们在外创业的安心,在家就业的高兴,陆坪就是家,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共建小康大家庭。”  茂源汽车公司的刘学林如是说。

2014年,陆坪镇共有基层工会20家,其中单建企业工会5家,村级工会11家,煤矿工会3家,工会联合会覆盖企业15家。建会职工总数8537人,会员8500余名。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发挥工会作用,帮助职工维权、引领职工共同圆梦小康,陆坪镇(园区)工会联合会在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党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理清工会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党关于工会工作的各项政策,循序渐进,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运行机制,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发挥职能,扎实推进全镇工会工作。

维权是强基之本,手拉手才会有强大的动力

只有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才能把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陆坪镇始终把维权当作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职代会制度和送温暖活动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加强对职工的《劳动法》及集体合同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到企业开展面对面指导,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劳动争议和拖欠工资现象,从而使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安全卫生得到较好的较好,企业劳动关系较稳定,企业和职工利益实现双赢。

发挥职工民主权利。积极开展“我为单位发展献一计”和“工会是我们的传声筒”活动,职工有什么建议、意见和困难,都可以向工会倾诉。一些创新建议、金点子被采纳后促进了单位工作的开展,部分员工的意见和困难也及时得到了采纳和解决。

健全职工维权网络。调整了由经发、工会、社保、司法所等部门组成的镇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在镇服务中心设立了职工维权服务站及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逐步建立了三方协调机制。各基层工会也相应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小组,形成了以镇协调组织为核心、基层工会调解组织为结合点的协调管理网络,为维护全镇的社会稳定和职工权益发挥了作用。同时还加强了《工会法》、《劳动法》和《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宣传,积极做好职工来信来访、劳动争议调处等工作,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通过职工维权,陆坪镇全镇2014年度涉及6737.4703万元工程款的地松至高楼通村油路建设项目、本然公司种植项目、小康房、保障房建设项目等10余个民生项目未发生任何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各大项目均顺利有序实施。

服务是团结之魂,心连心方可凝成一股绳

2014年,行政区划调整后,陆坪镇由原来的藜山乡、陆坪镇、地松镇三个乡镇合并而成,为进一步团结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工会凝聚力,陆坪镇以小康建设工作为契机,抓住联系服务群众这一条主线,结合地区实际,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紧扣“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原则,抓住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问题,不断强化为民服务。

农民档案”强化职工队伍建设。结合“领导包村、干部包组”,陆坪镇组织全镇167名干部职工按照“户户到、家家访”的总体要求开展建“农民档案”活动,以“拉家常”、“摆龙门阵”的方式了解村情民意,将农户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以及群众建议等内容收集到位,通过“一户一档”记录,分村装订、由镇统一归档管理。目前,陆坪镇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镇10个行政村196个村民组的“农民档案”。为方便查询,工会还组织专人将档案录入电脑,实行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全镇农户家庭基本信息和所反映的生产生活问题全部一目了然,形成了相对系统、完备的“电子档案”。通过开展“农民档案”建设工作,陆坪镇工会职工服务群众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平台不断拓宽。他们充分“农民档案”,对收集到的问题属于镇村职权范围的就地解决、即时答复;涉及重大问题不能解决的,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汇报争取解决,目前已协调争取资金2291万元,新建通村通组公路14条60余公里、小农水项目17个、人饮工程2处,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320余万元完成14个村民组联户道路硬化项目,实施危房改造120余户,完成极少民族——仫佬族聚居村寨60余户房屋的立面改造,帮助实现347人创业,400余名农民工“在家门口务工”,积极为31户贫困、五保等生活困难群体开展民政救助,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部分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群众纷纷点“”。

“4+1”体系构建服务群众新网络。在镇政府及地松、藜山、翁羊片区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设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按照“集中办公、统一受理、分类办理、专人代办、限时办结”原则,将农业、财政、劳动保障、社会事务、计生等所有窗口部门全部集中到镇党务政务便民利民综合服务中心统一办公,实行“一条龙”服务,“流水线”办理。在村级投入资金20余万元建立农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大厅,增添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设立农村党建、远程教育、民政社保等服务窗口,实行“坐班”制度,进一步强化村居日常服务功能。由群众会议推选村民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组成3-5人组成务管理委员会在全镇72个村民组在村民组实行组务管理。在村级公益事业及新农村建设项目中,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所有工作都由群众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并进行监督。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基本形成以镇为中心,片区服务中心为基础,村、组平台为延伸的“4+1”的民生工作服务网络,切实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陆坪镇党员干部上门为群众办事全程代理达3000余人次,镇、村、组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接待办事群众60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63件,办理各类业务7000余人次。通过加强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建设,使干部和群众的交往更频繁更深入,增强了干部职工履职尽责的意识,通过真心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拉近了干群距离,提升了党委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6.24”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为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和科技文化教育,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由工会承办,投入资金30余万元,开展“6.24”传统民族文化活动节,邀请阿娜丹等著名歌手参加,并举办了一系列的体育比赛、摄影、书法、茶艺、歌唱、斗鸟等比赛,参加人次在2万人以上。通过举办职工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并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文艺、体育骨干,创作了一批文艺精品。在活动中,陆坪工会为进一步宣扬“仁义诚敬孝”的传统美德,带领群众崇德向善,专门设置1万元奖金在全镇各个工作岗位通过三轮评选,选出了10名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迹,有的只是一颗善良、朴实的心,用自己的勤劳立足岗位做奉献,用爱守护着自己的亲人,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的普通的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作为最美家庭、最美儿媳、最美教师、最美少年、最美医生、最美人民调解员、最美老人进行表彰。近6000人参观了此次表彰活动,他们纷纷表示,要以受表彰的人为榜样,崇尚“仁义诚敬孝”,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让农民工离乡不离党、务工不误学。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学习活动难开展、服务作用难发挥”等实际问题,陆坪镇探索采取“档案、网络、邮包、上门”四举措,帮助农民工离乡不离党、务工不误学。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台账,将他们的手机号码、生日、入党纪念日、联系电话、务工地址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及时更新,确保农民工“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服务不断线。”  同时借助QQ网络交流、电话联系、OA信息平台、微信等形式,定期将农民工权益保护等相关信息发送到他们的手中,让留守儿童、老人在QQ视频里与我们的农民工“”上一面,拉进亲人距离。针对农民工在外没有电脑、不能操作的情况下,与农民工取得联系,把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打包捆绑,利用邮政服务网络,将资料快递农民工所在地,在本市或相邻县市的农民工则采取“送学上门”方式,直接把资料送到农民工手中,与农民工面对面开展讨论、征求意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目前,全镇共发放外出务工人员联系册1200余份,编辑发送学习信息30余条,寄出资料240多份,发放学习笔记本400余个,赠送学习读物210本(篇),接送老党员190余人次,为农民工办理解决涉及党费收缴、组织生活、政策解答等问题20余件。凤凰村小羊堡组的老党员赵学贵说:“能参加这样的活动真是想都想不到,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车接车送的,工会对我们的感情是真的,就像个真正的家”。

关怀乃安身之始,有爱才是温馨之家

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为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促进企业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陆坪,引领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奔小康,陆坪镇多渠道开展关爱农民工活动。

为困难职工送温暖。送温暖活动是工会心系职工,帮助困难职工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会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措施。每逢节日,陆坪镇都积极筹措资金进行慰问。2014年共走访慰问特困职工6户,走访离退休职工20名,为他们送去了组织的温暖,体现了组织对他们的关怀。

组织开展助学活动。一是“金秋助学”活动。陆坪镇除通过干部职工会对“金秋助学”活动进行宣传部署外,还安排专人专门负责督促村工会加大宣传力度,专人收集资料,帮助落实了困难职工子女上高中大学“金秋助学”对象20个,占2014年度市总工会帮扶对象总数的28.9%以上。二是申报并落实“雨露计划”资助对象16名,切实解决了特殊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

陆坪镇(园区)工会联合会通过抓维权、重服务、勤关怀,目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00人,有组织开展的劳务转移340人,新农保参保缴费26081人,排名全市第二,一事一议项目共投入资金192.50万元完成通组公路建设长度14120米,“美丽乡村”新桥营村柏秧坪组示范村寨建设项目19个,已完成完成项目15个,人均纯收入达6983.36元,工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