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红色圣地 书写无悔人生

03.07.2014  19:34

               

上海援黔干部、遵义市扶贫办副主任毕晗(左三)在习水县调研对口帮扶工作。

  2013年7月,上海市首批10名援黔干部来到遵义这块红色土地,进行为期三年的挂职锻炼。一年来,他们自觉肩负使命,主动融入贵州,视遵义为故乡,视群众为亲人,积极投身贫困县经济建设中,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展示了上海干部的良好形象和优秀风采。

  援黔干部管理常态化

  全力营造良好工作生活氛围

  省委和遵义市委始终对援黔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和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经常听取工作汇报,了解援黔干部情况,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放手、生活上关心照顾。

  市委根据援黔干部的专业特长,给援黔干部任实职、授实权、明实责,首批援黔干部联络组组长黄庆伟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新蒲新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其他9名援黔干部分别担任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市扶贫办副主任及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等职。

  市委组织部建立完善了援黔干部工作、学习、考核、述职、廉政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援黔干部与遵义干部一同培训、一同述职、一同评比、一同考核,从而全身心融入到各项工作当中。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援黔干部的生活热情关心、妥善安排,让他们感到了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把帮扶当事业,把挂职当任职,我们始终主动融入、融洽、融合,真正投身到遵义这片红色热土中来。”上海首批援黔干部联络组组长、遵义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庆伟表示,由于这次挂职时间长,并担负着特殊而具体的使命,首批援黔干部始终珍惜机遇,向革命老区人民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让援黔经历成为人生的精彩篇章。

  思想解放排头兵

  为遵义发展带来全新理念

  上海首批援黔干部一踏上遵义这片红色的土地,就被遵义各地涌起的思发展、求发展、谋发展的热浪所吸引,纷纷融入实现遵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大潮之中。

  “如何加速沪遵两地产业对接?如何引导上海企业进驻遵义?这其中需要援黔干部的大作为。”援黔干部、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韩大东介绍,援黔干部着力探索精准扶贫与对口帮扶的新方式,推动两地沪遵创新转型发展。

  对沪遵产业合作与对接期盼热切的遵义市,在去年底专门成立“遵义市对接上海产业合作发展办公室”这一全新机构。沪遵合作共建“遵义(上海)产业园”,致力打造1000亿元级园区,以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外高桥工业园区、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坪工业园区“一园三区”为总框架,确保建成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综合开发的先导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绿色低碳产业的承载区。

  援黔干部充分发挥联络客商、推介项目的作用,推动沪遵装备制造、汽车和IT产业的融合发展。遵义与上海实施合作项目29个,总投资304.42亿元,到位资金75.3亿元,项目涵盖工业、农业、商贸、旅游、文卫等诸多领域。

  援黔干部既抓招商引资,又抓产业发展;既抓“减贫摘帽”,又抓对口帮扶。他们提出立足当地的旅游、茶叶、生态、药材等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加快脱贫的思路,助力正安县和全市20个乡镇顺利实现“减贫摘帽”。援黔干部、市扶贫办副主任毕晗协助举办2014年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暨西部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促成遵义企业2亿元农副产品直接进入上海超市。

  主动有为实干者

  为遵义发展引入造血机制

  “从客观角度看,上海和正安虽然经济、文化存在差异,但上海在资金运作、管理模式、先进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对正安有很大的帮助。”在援黔干部、正安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孙为民看来,只要把上海节奏和“遵义速度”、“正安速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就能缩小两地之间的差距。

  在上海对口帮扶正安县过程中,孙为民牵头制定措施和政策,明确发改、环保、国土、建设等部门职责,确保援建项目的立项审批3天内完成、环评审批1天内完成、用地和建设审批7天内完成,实现两地产业的融合、管理的融合、技术的融合,推动对口帮扶工作规范化、长效化。2013年上海对口帮扶正安县的8个项目全部在当年完工投入使用。

  一年来,上海援黔干部联络组协助参与援黔项目的立项审批、资金拨付、质量监管、审计验收等工作,确保把援黔项目真正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2013年上海市对口帮扶50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涉及项目投资8000万元,已完成投资5200万元。2014年对口帮扶5400万元资金项目已安排到县。一大批示范项目和民生项目的顺利实施投用,大大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发展信心。

  入黔一年多来,上海援黔干部情系遵义,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他们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以促进沪遵交流为己任,不停地在两地间牵线搭桥,先后组织1460多名干部赴沪培训,选派20名后备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