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打通“最后一公里” 缓解“买菜难买菜贵”

05.12.2016  08:32

打通“最后一公里” 缓解“买菜难买菜贵

——贵阳政企联手推进惠民生鲜超市建设见闻

    瓢儿白每斤1.98元、长茄每斤0.98元、莴笋每斤1.78元……12月2日,观山湖区金华园社区居民舒阿姨和往常一样,来到附近的惠民生鲜超市,比较价格、购买生鲜商品。“我先去金华园店,再到美的林城店看看,哪家划算就在哪家买。”舒阿姨说,金华园小区附近有了两家惠民生鲜超市,不仅方便,还品种齐全、物美价廉。

    就在一年多前,买菜对舒阿姨来说还是件让人头痛的事。由于附近没有生鲜市场,她每隔几天就要乘公交车去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买菜。“每次来回都很累,菜放不了几天还会坏。”舒阿姨说。

    随着入住率不断提高,居民买菜不便的问题,在金华园这样的小区逐渐凸显出来。对此,2015年,贵阳市在人口密集的金华园、花果园等地,试点建成3个惠民生鲜超市。

    惠民生鲜超市建设采取PPP模式,由市、区两级政府通过回租取得的商业网点资源,与贵阳星力百货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合力购物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通过“公益性+市场化”手段,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稳定市民“菜篮子”。

    贵阳市惠民民生农副产品经营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柴永康介绍说,按照惠民公司和超市签订的合作协议约定,超市的生鲜产品销售价格,原则上在批发价基础上加价不得超过30%,并须低于周边大型生鲜超市价格,保证其公益性。超市在日常经营中进行价格和服务承诺,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其销售价格进行严格监控,同时聘请市民进行监督。按照退出机制,超市一旦违规,将退出惠民生鲜超市的建设和运营。

    “家门口”的惠民生鲜超市,一开张便受到居民欢迎。惠民生鲜美的林城店店长周伟介绍说,该惠民生鲜超市有1100多平方米,生鲜经营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品种约有200种,每天刚开门,就有不少居民前来选购生鲜商品。“经过摸索,现在每天的供应量都与需求量基本持平,产品的新鲜度得到了保证。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降低菜价,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周伟说。

    在2015年试点建成3个惠民生鲜超市的基础上,贵阳市今年计划再推广建设21个。到今年底,24个惠民生鲜超市全部投用后,可覆盖20余个社区。

    在以建设公益性惠民生鲜超市为切入点的同时,贵阳市还以大扶贫、大数据为突破口,开发建设贵阳市“菜篮子”商品生产流通大数据平台,启动贵阳北部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前期选址和论证工作,开展“百村对百店”试点行动,加快完善农副产品批发体系建设,组织实施“菜篮子”直通车进社区,开展异地保供工作,精准解决“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以“互联网+”和现代流通方式运用为手段,提升流通环节组织化、连锁化、品牌化程度。

    接下来,贵阳市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到2019年,使惠民生鲜超市覆盖全市所有社区,打造惠民生鲜超市2.0版——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依托全市“菜篮子”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价格监管,解决市民“买菜难买菜贵”问题。(记者 王婉)

[责任编辑: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