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学籍严格执行 产妇为娃早上学扎堆“求挨刀”

01.09.2014  08:23

新晚报9月1日讯 为让临近预产期的孩子能在9月1日“上学分界线”前出生,近几年每到8月末,哈尔滨市各大医院产科都会迎来一拨剖宫产“小高峰”。这一周,哈市多家医院产科“强烈要求”剖宫产的产妇明显增加,都是为让孩子6年后赶上“上学季”。

上周六医院剖宫产“翻番

大夫,你看我预产期是9月6日,到8月30日就满39周了,您就给我剖了吧!差这几天,以后孩子上学得比人家晚一年!”上周一,28岁的张茜(化名)向一直为她产检的产科医生“求挨刀”分娩。虽然医生一直劝她为“二孩”争取自然分娩,但张茜铁了心,终于在8月30日剖宫产把孩子生了。

记者从南岗区妇产医院了解到,该院上半年日均剖宫产约5名产妇,8月30日这天仅剖宫分娩就生了14个。市妇产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的产房也忙得“不可开交……

上学分界线前产妇扎堆“

这周末尤其是周六,哪家医院剖宫产的都不能少!”一位周末值班的产科护士告诉记者,这两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都是离预产期没差几天的。8月30日正好是阴历八月初六,是个好日子,这天剖的最多。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张哲告诉记者,今年“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后,很多产妇为了生二胎而选择头胎自然分娩,剖宫产率降了一成多。但8月中旬以后,到医院咨询剖宫产的产妇明显增多,都是预产期在9月初那几天的。“我家8月30日那天预约了5个要剖宫产的产妇,谁劝也劝不住!

剖宫产风险“难敌”早上学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大医院多将非特殊情况的怀孕39周作为产妇剖宫产的“硬杠”。提前剖宫产不但会影响产妇健康,还可能让孩子输在“出生线”。

市妇产医院产五科主任朱莹解释说,剖宫产是一个创伤性的手术,适应于孩子过大、产妇骨盆过小、胎儿乏氧等特殊情况。但胎儿成熟最晚的器官是肺,一般要在39周后才能成熟。“如果没有剖宫产指征,产妇术后的并发症风险要高于自然分娩;产妇为孩子上学过早剖宫产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我们还是提倡瓜熟蒂落自然分娩。

早上学未必赢在“起跑线

记者了解到,我市各学校采用了电子学籍管理,对入学学生的出生日期限制要求严格,生日比2008年8月31日小一天也录入不上。

这让一些预产期在9月初的产妇“甘愿挨刀”,只为“不耽误孩子当年上学”。

除了存在健康风险,9月1日前提前剖宫产也未必就能“赢在起跑线”。

记者从我市多所小学了解到,今年不少学校的招生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近两成。主要原因是今年入学的是2008的“奥运宝宝”,当年的“出生热”催生了今年的“入学潮”。

面对这种情况,其他准妈妈也仔细斟酌一下吧!

链接

二孩”政策落地自然产增一成

自3月下旬“单独两孩”政策在哈落地以后,近几个月,自然分娩率大幅提高,选择“自己生”的产妇至少增加了一成。 最近三个月,市妇幼保健院的自然分娩率提高约15%。在市妇产医院、南岗区妇产医院,自然分娩率也明显见涨。 市妇产医院自4月以来自然产明显多了,有时候一天能有十三四个。与一季度相比,南岗区妇产医院二季度的自然分娩率提高了14.8%。